主页公司名称

您的位置: 首页
新闻宣传
基层动态

黄陶勒盖煤炭公司:市场化激起全员创效“一池活水”

作者: 王铭   发布日期: 2025年11月05日

11月4日,走进黄陶勒盖煤炭公司机修厂车间,铆焊班维修工周海正对照图纸革新工艺,熟练地焊接、组装自制的皮带机机尾。在这里,“挣工资”取代了“发工资”,“买成品”升级为“自加工”,市场化机制下的降本创效自觉转化为了实实在在的行动。

今年以来,黄陶勒盖煤炭公司坚持“干有方向、算有依据、奖有激励”理念,以“算账思维”为指引,持续完善内部市场化管理体系,每件工作都能“明码标价”,每个岗位都成为价值创造中心,让全员创效的“一池活水”持续奔涌。

(图为黄陶勒盖煤炭公司各专业精益市场合同书)

“大家看这个月的结算单,咱们区队的充填量比上个月增加1.5万吨,换算下来,平均每人工资涨了4%。”在该公司综采二区圆班会上,党支部书记、区长张元峰指着刚公示的月度结算明细向职工们讲解。这一幕,正是该公司深化市场化机制改革、提高全员工作积极性的生动缩影。

该公司以《精益市场结算管理办法》为指导,构建起“公司-专业线-区队-班组-岗位”五级联动的市场化管理体系,持续完善人工、物资、电力、维修、租赁等定额的修订工作,将生产经营各环节全面纳入市场结算机制。打一根锚杆75元,安装一台水泵500元,完成一项技术创新奖励200元,每项任务均明码标价,让工作进度成为衡量工作成效的“硬标尺”,从根本上避免了“干多干少一个样”的现象。 

(图为黄陶勒盖煤炭公司“师带徒”学技术现场)

一个好的机制不但能够产生高绩效,更是锻造组织韧性、源源不断造就与遴选人才的强大引擎。该公司针对不同岗位作业特点,精准分类、灵活采用“量价结算”“联责联价联酬”“技能薪酬”等结算方式,逐步形成适合多种工作场景的市场化结算机制。“多劳多得、优绩优酬”成为鲜明导向,在结算机制的驱动下,职工抢活干、攻难题成为常态,人、机、物、法、环、料等资源正在向高效、高质、高价值的环节精准流动、有序配置。

“‘技能薪酬’激发了大家‘学技术、强技能、钻业务’的热情,公司同步架梯搭台、畅通职工成长渠道,通过实操培训、技术比武、师带徒等形式,推动技能成长与薪酬增长良性互动,一批批勤钻技术、善解难题的技术骨干持续涌现。”该公司机电管理部部长孙宾介绍,“10月份以来,我们累计开展各类技能培训17场次,机电设备故障率同比下降13%,真正实现岗位增值、员工增收、企业增效。”

(图为黄陶勒盖煤炭公司机修厂维修工自主改善风筒U型托架)

在持续深化市场化机制的基础上,该公司进一步聚焦降本增效核心目标,将市场压力精准传导至“神经末梢”。他们推行修旧利废、“超奖欠罚”,成本目标完成情况直接与各区队班子绩效挂钩,让结算激励成为激活全员智慧、挖掘成本潜力的最有效手段。废旧锚杆被加工成电缆挂钩,报废电缆拖车底盘被改造成开关平台……一项项“变废为宝”的巧思落地生金,1-10月累计创效 300余万元。

各专业坚定践行“能自干不外委”的理念,主动“挑起担子”,采煤专业承接工作面两顺槽巷道冲尘、排水、管路及皮带物料的回撤及转运,设备列车上高压电缆回撤、转运等工作,10月份节省外委费40余万元;掘锚一区自主运送支护材料,节省物料配送费用6.2万元……“在市场化机制的驱动下,我们将可内化的外委项目‘收回来’,收获的不仅是真金白银,更推动队伍自身‘练内功、强根基’,为公司高质量发展积蓄不可替代的技术底蕴。”该公司“两化融合”管理办公室主任郭雷说。

举一纲而万目张,落一子而满盘活。黄陶勒盖煤炭公司灵活运用市场化机制这一“无形杠杆”,布下了一盘“全员创效”的先手棋。从精准考核激励到内部活力释放,从自主降本攻坚到技能人才培养,每一步都落在效益增长的鼓点上。“价值创造”的活水持续奔涌在这片企业与员工共同成长、共享成果的沃土上,催生出人人皆可成才、人人尽展其才的生动图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