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公司名称

您的位置: 首页
新闻宣传
基层动态

黄陶勒盖煤炭公司:精益文化润无声 改善硕果满目新

作者: 王力琼 任星星   发布日期: 2025年11月05日

近日,在黄陶勒盖煤炭公司的创新工作室里,一场围绕“如何减少设备空转”的OPL单点课正热烈展开。技术员与一线职工们围坐一堂,大家你一言我一语,为一个小小的优化点反复推敲,浓厚的精益改善氛围在现场悄然涌动。

今年以来,黄陶勒盖公司将精益管理理念内化于心、外化于行,通过持续的思想引领、体系化的运行保障与全员性的改善实践,精心培育了一片生机勃勃的“精益沃土”,各类精益改善项目多点开花,累计创效已突破1500万元。

(图为黄陶勒盖煤炭公司开展精益项目推进会)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凝聚共识是精益管理落地生根的首要前提。为此,该公司掀起了一场全方位、多层次的“思想破冰”行动,组织开展全员精益大讨论、市场化宣讲、基层经济运行分析会、内训师培训等活动780余场次,累计覆盖1100余人次。一系列精准滴灌的宣贯培训持续浸润人心,推动全员实现从“要我精益”到“我要精益”的思想蜕变。

以铸魂育人为抓手,该公司创新推动人才培养“阵地前移、方式活化”。步入创新工作室,今年新入职的大学生张浩争正围在电液控制器旁,在自动化师傅杨庆峰的指导下反复调试参数、校准数据。这一育人场景是该公司“学练考用”闭环培养机制的生动缩影,既充分释放大学生“学习能力强、知识结构新”的先天优势,更系统性储备了一批懂技术、会教学的精益管理骨干力量。他们还联合党群部门挖掘基层优秀案例,开辟“六精六提”专栏,通过公众号、宣传栏等渠道持续传播一线改善故事。

(图为黄陶勒盖煤炭公司创新工作室人才培养)

体系保障是理念落地的关键,该公司依托周例会、月度沟通会、季度推进会等常态化机制,将管理要求转化为可量化、可考核的具体行动。通过建立KPI数据库,将任务层层分解为62项一级运营指标与216项二级管理指标,并实施周期调度与动态更新,为精益文化养成提供了坚实的制度支撑。

在这里,“人人讲精益、事事求改善”不再是一句悬挂于墙的口号,而是化作员工举手投足间的自觉行动。“真没想到,我提的那个小建议不仅被采纳,还拿到了200元奖励!”该公司机修厂罗建云喜悦地分享。由他设计的工具摆放架,因有效提升工作效率近20%,已在全厂区推广应用,这正是该公司构建长效提案改善机制的一个鲜活注脚。

通过系统挖掘各环节优化潜力,今年以来,该公司累计征集自主改善建议860余条,评选奖励优秀提案370余条。“每一个‘金点子’都会被认真对待,这让大家都愿意动脑筋、想办法。”该公司党群工作部副部长、工会副主席孟凡水感慨道。持续完善的激励机制,正悄然点燃每一位职工的创新热情。

(图为黄陶勒盖煤炭公司精益项目推进团队交流)

11月1日,在该公司“两化融合”管理办公室,一场关于年度精益改善大项目《提高33103超长工作面采煤工效》的推进会正紧张进行。“项目完成后,预计工效可提升20%以上,”项目负责人王琦指着墙上的进度图向团队介绍。截至目前,包括该课题在内的计32项精益项目已全面进入结项阶段,均聚焦于采煤工效、充填效率和吨煤成本等核心生产指标。从“被动接受到主动参与”,从“个别改善到全员投入”,改善文化已在黄陶勒盖煤炭公司蔚然成风。

精益文化的养成之路,是一条扎实稳健、成效显著的管理升级之路,超千万元的创效成果、近千条条改善建议的背后,正是黄陶勒盖煤炭公司深耕精益沃土,推动创新活水持续奔涌的生动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