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31日,走进黄陶勒盖煤炭公司空分车间作业现场,伴随压缩机组的一阵轰鸣,曾令人棘手的设备增压机“喘振”难题迎刃而解,技术团队大胆革新,优化工艺流程,成功实现放空空气的回收再利用,以创新赋能为绿色高效生产写下了最生动的注脚。
今年以来,黄陶勒盖煤炭公司坚持科技兴企、人才强企战略,以管理革新破题,以人才培育固本,以技术攻坚筑基,锻造发展“硬核力”,让创新真正成为激发内生动力、破解发展瓶颈的有力“法宝”,为公司高质量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动能。

图为“师带徒”在劳模创新室讲解创新项目
人才的创新活力,离不开制度的沃土,全面理顺上通下达的制度体系,创新的种子方能长成参天大树。他们立足源头加强顶层设计,由主要领导亲自“挂帅”,成立“双创”中心和创新工作领导小组,全面统筹科技创新工作。大力开展制度流程的“清废改立”工作,修订完善《科技项目管理办法》《科技创新成果奖励办法》《科技创新工作绩效考核办法》等一系列制度文件,架起了创新人才培养的“四梁八柱”。
一名劳模就是一面旗帜,一位工匠便是一座灯塔。该公司充分发挥劳动模范和技能人才的先锋模范作用,先后成立2个管理创新研究室、5个专业技术研究室、10个劳模创新工作室,根据创新课题有针对性地选择成员,形成专业知识、技术层级科学合理的创新工作团队,激活了创新创效的“神经末梢”。

图为智能管控中心职工远程监控智能排水系统
“西翼泵房喂水泵启停时,需要打电话通知井下巡检工到现场手动操作,不仅开停不方便,水泵启动不及时的话,就打乱了避峰填谷时间段的精准排水,造成非必要的用电浪费。”该公司机电工区党支部书记、区长毛义学道出痛点问题。
为提高排水系统智能化水平,该工区依托“劳模创新工作室”成立创新攻关小组,汇集具备电气自动化、设备运维、生产调度等专业知识的技能人才,制定《提升西翼泵房排水系统避峰填谷效能》专项攻坚方案,通过安装传感器、控制箱与监测线路,并利用工业以太网与矿在用系统平台数据共享,实现了喂水泵与主排水泵的“一键联控”,日常排水作业完全转为自动化控制。在此基础上,他们多方研讨、反复测算,制定了“峰时段停泵蓄水,谷时段开两台排水泵集中排水压降水位,平时段调节水位”的精准排水策略,每天可利用峰谷价差节约用电费用3240元,每年约减少用电成本116万元,实现了安全与经济效益的双重提升。

图为该公司开展“金点子”征集活动
功以才成,业由才广;不拒众流,方为江海。该公司围绕全员创新创效主线架梯搭台,将创新突破口转向班组,积极开展“五小”创新、“金点子”征集等创新活动,实行班组创新成果积分制,通过考核激励引导职工积极投身创新工作。
一批批科技创新人才如雨后春笋般破“土”而出,围绕制约安全高效生产的“瓶颈”“短板”问题,立足岗位开展技术革新,一项项源自生产现场的实用型创新成果争相涌现,其中,《提高主井提升系统工作效率》《高盐水风道式机械雾化蒸发器的研发与应用》《粉煤气化装置捞渣机有毒有害气体排放方式优化》荣获2024年煤炭行业优秀质量管理小组成果,电气运行班荣获2024年煤炭行业优秀质量信得过班组,预计年可创效800余万元。
惟改革者进,惟创新者强,惟改革创新者胜。在创新驱动发展的道路上,黄陶勒盖煤炭公司步履不停,近两年来,累计实施灾害治理、快速掘进等科技项目16项,获得授权实用新型专利32项,取得国际领先科技成果2项,国内领先科技成果5项,获评“2024年度双十佳煤矿”荣誉称号,技术突破与产业变革交织在一起,创新的种子,在这片乌金热土上持续迸发出蓬勃的生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