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刷脸”通行的从容,到自助洗车的轻松,再到食堂“扫脸支付”的省心——刘园子煤矿清晨的涓滴细节,都浸润着矿区生活的踏实与温度。这一切,源于该矿持续推进“线上+线下”深度融合与“硬件+服务”全面升级,为职工精心编织的一张幸福生活网。
“民生是发展的压舱石,职工的幸福感就是企业的竞争力。”刘园子煤矿始终践行这一理念,从就餐、停车、洗车的便捷升级,到新职工的安居关怀,每一项举措都精准对接职工“急难愁盼”。
“以前吃饭必须带饭卡,丢了还得补办,现在手机一扫,1秒完成支付,充值、查账都不用跑窗口,真的太方便了!”刚刚在该矿食堂买完早餐的综采工区职工袁松,一边展示手机里的就餐记录一边感慨。
今年以来,该矿全面升级“线上+线下”就餐系统,告别传统刷卡模式。除了支付更便捷,他们还根据职工问卷调查,在食堂新增肉夹馍、凉皮等12种特色小吃。如今从早到晚,食堂始终热气腾腾,日均服务超800人次。“舌尖上的满足”,已成为职工最直接的幸福来源。
曾经困扰该矿职工的“停车难”问题,如今已迎刃而解。“过去找车位得绕好几圈,平均要花10分钟,现在按颜色找对应区域,2分钟内准能停好!”刚把车驶入白色车辆专属区域的职工张義笑着说。

为破解这一难题,该矿推出“空间优化+智能管控”组合拳:集中清理32辆“僵尸车”,盘活闲置空地新增58个规范车位;创新推行“颜色分类停放”管理,不同部门和岗位职工对应不同颜色停车区,极大提升了停车效率。目前,矿区违规停放率已降至0.3%,整齐划一的停车场成为矿区一道新的风景线。

净水车间门口的自助洗车点,被职工亲切地称为“暖心角落”。“以前洗车得专门开到几公里外的店里,一次花费二三十元。现在矿上的自助洗车机免费使用,清水、泡沫、吸尘功能齐全,下班顺路就能把车洗干净!”正在操作洗车机的职工张银立满意地说。这台集六项功能于一身的洗车机投用以来,凭借免费、便捷的优势,日均服务车辆超20次,设备使用率高达78%。点滴之处的关怀,让职工感受到实实在在的便利。
对于新入职的年轻职工而言,这份幸福感从报到第一天便已开启。“宿舍配有24小时热水的独立卫浴,书桌上放着专属饭盒,床品带着阳光的味道,还有志愿者帮忙搬行李、介绍环境,一来就像回到家!”研究生毕业的新职工杜爽谈起宿舍生活,满脸洋溢着幸福。该矿提前三个月启动“新职工安居计划”,新建宿舍配备无线网络、书桌与工服挂钩,由青年志愿者组成的“迎新服务队”提前备好“迎新礼包”,用贴心服务帮助新职工迅速融入、安心扎根。
从舌尖到车轮,从入职到安居,一项项暖心举措,正书写着“此心安处是吾乡”的生动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