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公司名称

您的位置: 首页
新闻宣传
基层动态

正通煤业:开出“技术+工艺”处方 根治钻孔“血栓”

作者: 陈达江 张文健   发布日期: 2025年08月27日

“钻孔打好了,炸药却装不进去……”这曾是让正通煤业防冲工区区长毕京强最头疼的事。在顶板复杂条件下,刚刚完成的卸压孔常常发生坍塌,导致卸压作业受阻,严重影响冲击地压防治效果。

“我们一个班辛辛苦苦忙活几个小时,最后却因为孔塌了只能全部重来,不仅浪费人力物力,更拖慢了工作面治灾工程进程。”毕京强说。

图为该公司防冲管理部技术人员针对钻孔问题进行讨论

正通煤业作为冲击地压矿井,始终将顶板卸压视为安全生产的生命线。常规卸压作业包括打钻、探孔、装药、爆破四个步骤,但受顶板条件影响,钻孔稳定性差、孔壁坍塌频发,制约防冲工程施工效率提升。

“就像在沙堆里插细管,一边钻、一边塌,根本没法把‘药’送到位,给爆破带来困扰。”该公司防冲管理部部长董近兴形象地比喻。“过去没有准确判断坍塌位置的手段,只能靠经验推测、反复进行补钻,既费力又低效,每重复施工一次,就带来时间和成本的损失。”

面对这一棘手难题,该公司防冲管理部利用钻孔窥视仪展开孔内探测。该设备能够深入钻孔内部,实时监视孔内情况,实现对坍塌位置、范围和形态的“精准诊断”。

“用了窥孔仪以后,我们才真正‘看’清了问题所在,不再是雾里看花,而是能找准病根、对症下药。”董近兴说。

图为该公司防冲管理部技术人员进行钻孔窥视

在随后召开的专题分析会上,他们依据窥孔仪传回的影像资料,准确归纳出坍塌规律。这项技术不仅解决了防冲作业的燃眉之急,还为地测管理部提供了宝贵的地下实况数据。“以往我们主要依靠前期探测推测地质情况,回采期间顶板煤层有任何变化我们无法推算,现在防冲孔的窥视数据给我们带来极有价值的依据。”地质测量部部长黄鹤飞说。

这种跨部门的数据联动机制,正推动井下地质模型从“推测”走向“实证”,为后续井巷布置与灾害防治提供更可靠的决策依据。

针对钻孔经常出现坍塌造成堵塞的问题,防冲管理部技术团队还创新出“空转+高压水冲洗+装药”工艺,在钻至孔底后,钻头保持空转5分钟,同时配合高压水持续冲洗,将孔内煤粉与碎屑彻底排出,然后立即装药,效率得到明显提升。

“这就好比给钻孔‘洗个澡’。”防冲工区钻探工范建龙说道。“把里面清理干净再装药,成功率自然就上来了。”该项简单却高效的创新,使装药一次性成功率提升20%,大幅减少重复打孔次数。据了解,这项工艺每月可节约钻杆、钻头等材料成本近10万元。

图为该公司防冲装药机

在优化工艺的同时,该公司同步推进装备升级,引入新型装药机彻底改变传统人工装药模式。

以往打孔、装药需8人协同操作,费时费力,如今仅需4人即可完成,效率显著提高。

“人力省下来了,我们可以把更多人员调配到物料转运、应力计安装等其他关键岗位。”毕京强算了一笔账,“每班节省4人,相当于每天多出12个工时的有效工作量,每月节省人工费用10.8万元。”

目前,在该公司3405工作面两顺槽,新工艺与新装备已实现常态化应用。职工在清晰的操作规程指导下,高效完成打孔、洗孔、装药等系列作业,保障防冲效果的同时,也为矿井接续争取了宝贵时间。

从“盲目重打”到“精准清孔”,正通煤业通过“技术诊断+工艺优化+装备升级”系统组合拳,成功破解钻孔坍塌难题。下一步,正通煤业将继续深化窥孔数据在地质保障与灾害预警中的应用,推动智能化、精细化防冲体系建设,筑牢矿井安全开采的根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