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公司名称

您的位置: 首页
新闻宣传
公司要闻

西北矿业:“最靓的仔”汇聚“创业正能量”

作者: 弋永杰 陈超 马向阳 长孙佳迪   发布日期: 2024年03月15日   来源: 西北矿业有限公司

典型代表方向,榜样就是力量。

在山东能源召开的年度先进单位(集体)劳动模范和先进个人表彰会议上,西北矿业共有3家先进单位、7个先进集体、7名劳动模范、19名外部开发先进个人和70名先进个人受到表彰。可谓,群星璀璨,光芒四射。

他们是奋战在各条战线上的优秀代表,从不同侧面展现了干部职工实业报国、开拓进取的责任和担当。他们如何成长为企业“最亮的星”,受到干部职工的“热捧”?

马军杰:为产能核增立下“汗马功劳”

“身边人身边事,最可亲可敬可学可感。”在邵寨煤业提起“老马”,大家都会想到马军杰。

今年40岁的他,是西北矿业邵寨煤业生产技术副总工程师。他用奋斗书写成长历程,把青春奉献给了煤炭事业。都说四十而不惑,而老马却始终一马当先,只要有他的地方,就没有过不去的坎。

邵寨煤业正式投产后,面临的最大难题就是生产能力小,仅有120万吨核定能力。按照这个产能生产,养活1000余名干部职工,再加上受市场煤价的影响,干部职工肯定是吃不上饭。职工出来2000多里地创业挣不到钱,怎么养家糊口?一想到这里,老马的脾气又开始急躁起来。

提产扩能成为关系邵寨煤业亏盈的大事。由于邵寨煤业刚投产不久,紧接着就办理产能核增手续,几乎就是一件不可能的事,况且国家法律条文也没有相关政策支持。就在大家一筹莫展之际,老马主动挺膺担当,主动提出要加入产能核增手续办理工作专班,憋着一股劲,一定要啃下这块“硬骨头”,为职工群众谋福利,为企业未来谋发展。

“遇到的第一个难题就是进入甘肃省,人生地不熟,问路无门。”马军杰回忆起当时的场景说。“想想济北、陕西、内蒙古建设者们遇到的困难,这点困难那都不是事!”不服输的马军杰说。

邵寨煤业公司属于高瓦斯矿井,安全风险程度较高,主管部门对产能核增工作未做明确表态。马军杰没有放弃,他深深知道越是困难的时候,也就是距离成功最接近的时候,先后往来北京协调相关事宜3次,将邵寨煤矿产能核增条件及相关资料进行细致交流沟通,最终得到了国家层面主管部门的认可。

办证最关键的时候,突如其来的兰州疫情,犹如一头“拦路虎”,让马军杰措手不及。进入兰州市的第三天,他被封闭在酒店。防疫站的工作人员一边检测他的体温,为其消毒,一边告诉他要提供14天的隔离观察证明才能通行。马军杰深深知道,早一天产能核增,早一天获益。他无时无刻不关注国家部委和省里相关部门的政策变化,随时保持电话沟通、网上对接、视频核实,想尽一切办法提高办事效率。

“干起工作像一匹脱缰的骏马”。终于,在马军杰和团队人员不懈努力下,邵寨煤业产能核增工作在政策窗口期内完成产能核增批复工作,矿井生产能力由每年120万吨核增至240万吨,变不可能为可能,创出了新建高瓦斯矿井成功办理产能核增的奇迹。

他个人先后获得西北矿业安全生产先进个人、科技创新标兵、劳动模范等荣誉称号。最近,又获山东能源集团劳动模范称号。这一下,老马的知名度更高了。

于庆海:智能采煤的“追光者”

瘦高的身材,朴素的衣着,谦和的神态,但眉宇间却透露着坚韧和睿智。他就是逐梦煤海二十载,工作兢兢业业,始终扎根一线的亭南煤业综采二区区长于庆海。

2412智能化综采工作面是亭南煤业探索实施“单面保全矿”的首次尝试。他们调研引进西北矿业设备最先进的智能化项目。时任装备运行部部长的他,深感责任重大,使命光荣,带着工友们当起了智能采煤的“追光者”,自觉担负起安装好、调试好和“玩转好”2412智能化综采工作面的使命任务,成为企业智能采煤的“追光者”。

没有现行经验可鉴,只有摸着石头过河。在实施过程中,他带领干部职工从矿井实际出发,在智能化工作面安装、调试阶段,自觉实行“白+黑”“5+2”工作模式。白天,他将安装人员分成不同的小组,轮流进行设备调试,带着问题去询问、了解智能化综采运行中所有操作岗位和操作技能可能遇到的问题及事项。晚上,他在办公室根据现场中遇到的疑问,通过打电话、语音视频等方式与厂家设计和技术人员交流解惑。

同时,他积极参与智能化方面的学习和授课,鼓励员工抽时间不间断地参加地面培训、夜校培训、电钳工实际操作培训,牢记“掌握真本领、现场快处理”的原则,增强全员的危机感和紧迫感,为2412智能化综采工作面“上马”做好技能储备。

历经了100多个日日夜夜,他一边积极与厂家对接,研究制定安装方案,一边带领职工在井下工作面边学边干,通过装备升级、工艺改造、系统优化、管理创新等举措,先后克服了系统控制、配套采高等多项技术难题,实现了智能化采煤机组的一次性试运转成功。

自2412工作面投产以来,在保证安全“零事故”的前提下,于庆海带领工区干部职工完成了原煤生产任务300余万吨,挺起了公司采煤“主力军”的“脊梁”与“担当”。

杨森:逐梦煤海地心

19年的坚守,平凡的岗位满腔赤诚和热情,在保障现场安全有序生产中,用务实肯干绘就了奋斗底色,他就是正通煤业五四采煤队维修工杨森。

先锋最有号召力,模范最有引领力,人格最有感染力。

杨森一参加工作,便有幸被分到全国煤炭战线十面红旗之一的“永葆革命青春的五四采煤队”。优秀的队伍、杰出的荣誉,杨森倍感荣幸。

杨森跟随五四采煤队来到了距家1千公里外的正通煤业公司。省外创业,面对新环境、新设备、新集体,大家相互之间需要快速磨合。当时,新组建的21人的维修班,一半以上都是新职工,技术上还需要提升,是否能快速适应,为矿井首采工作面安全有序生产提供保障,和大家一样,杨森也看在眼里急在心里。

“换阵地不丢荣誉,换人不换作风,这是五四采煤队的传统。”为了帮助班长分担,杨森和班组几名老职工主动与新职工结对,从零开始,利用业余时间学习各类设备说明书,熟悉设备。

“学习只是一方面,维修主要还是靠真本事。”杨森说,在学习的同时,他和师傅对新人们进行一对一模拟训练。通过设置开关控制回路无电故障、自保点接触不良故障等常见的设备故障,让大家尽快学会如何发现问题,独立解决问题。经过一段时间,大家也适应了新环境,维修水平也日益提高,整个维修班也步入正轨,为保证首采面设备有序运转提供了有力保障。

学习上不遗余力,工作上冲锋在前。顶板淋水一直是制约正通煤业生产的关键。在201工作面过轴底期间,他们在面前配置了7台潜水泵,因为工作面涌水里含有大量煤块,导致潜水泵故障频发。潜水泵在泵窝里,要想维修或更换泵,就得跳到齐腰深的泵窝里,用手拉葫芦将泵吊起来。为了加快泵的更换和维护速度,杨森经常顾不上穿防水衣,直接脱了工作服跳到泵窝里。班里职工要换换他,他总是说没事。尽管脚已被水泡得变了形,皮肤也泡得变了色,他始终没有退缩。

3403工作面顶板淋水严重且出水点分散,给设备运转和维护带来了极大的困难,导致生产受到影响。为做好设备管理,那段时间的他每天总是第一个到达工作面,查看“三机”使用情况,检测螺丝是否松动、衬板是否牢固,及时调整电缆位置……他的行动也带动着班组每一位工友。

“有困难一起克服,现场多种设备都得正常转起来。”成了当时维修班共同的约定。功夫不负有心人,该队因设备故障影响生产的时间同比降低了30 %,为生产提供了有力支持,原煤月均产量连续保持在34万吨。

世间的美好梦想,只有通过脚踏实地才能实现;生命中的绚烂多彩,只有勤奋付出才能铸就。平凡的岗位,他们用拼搏实干追逐着梦想,用执着与坚守、最美的青春为企业散发光和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