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公司名称

您的位置: 首页
新闻宣传
基层动态

国标落地!黄陶勒盖煤炭公司助力煤矸石治理迈入标准化新阶段

作者: 李战鹏   发布日期: 2025年11月20日

近日,笔者从全国标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获悉,黄陶勒盖煤公司参与编制的《煤矸石山生态修复技术规范》国家标准(GB/T46425—2025)(以下简称《规范》),已由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

煤矸石作为煤炭开采的主要固体废弃物,长期以来,其堆积形成矸石山都是矿区生态治理的“硬骨头”。这些堆积体不仅占用大量土地资源,更潜藏着产生酸性物质污染土壤、堆积体稳定性不足引发滑坡、泥石流灾害、发生自燃现象持续释放有毒气体等多重生态安全隐患。此前治理中,因缺乏统一技术标准,各地普遍存在调研粗放、修复措施“一刀切”、后期管护缺失等问题,导致治理效果参差不齐,不少项目陷入修复—退化—再修复的恶性循环。

2016年,黄陶勒盖煤炭公司就以“土壤重构”为核心,针对公司周边毛乌素沙地脆弱的生态环境,持续实践地表生态重建工程,在矸石山上种植沙柳、苜蓿等耐旱植被形成绿色屏障,植被覆盖率突破98%,土地复垦率实现100%,彻底改变了矸石山“寸草不生”的景象。

此外,他们还聚焦矸石山火灾源头治理,优化矸石堆放工艺,采用“自下而上分层压实”替代传统“自上而下随意倾倒”,每层矸石压实度不低于90%,减少内部空隙与氧气接触。同时,压实一层后,喷洒防火材料隔绝空气,从堆放环节切断自燃链条,降低自燃风险。

“早在2019年,我们就投资2.7亿元建设内蒙古自治区第一家原矸石充填项目,为矸石处置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该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总经理于波介绍,整个工艺集“运、选、破、储、充”为一体,采掘作业产生的矸石,破碎至符合回填要求规格的颗粒后,再通过胶带运输机和刮板运输机回填至采空区,实现了矸石不外排,为美丽中国建设注入坚实动力。

这些经验做法,为《规范》落地提供了有力的实践支撑。据了解,《规范》作为国家级标准,由中国矿业大学、重庆地质矿产研究院 、黄陶勒盖煤炭公司等9家单位共同编制,将于2026年2月起实施。其实施后,将推动矿山生态修复行业从经验驱动向标准驱动转型,为我国“双碳”目标下的矿山生态治理提供有力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