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触及灵魂”的警示教育,一场“身临其境”的实操实训——亭南煤业以“警示+实训”双轮驱动,正悄然筑牢安全生产的根基。
今年以来,该公司不仅实现了全员安全培训全覆盖,更在近期技能大赛中斩获多项佳绩,员工从“要我安全”到“我要安全、我会安全”的转变,成为公司决战四季度的最强底气。
“想到石岩沟煤矿的事故画面,就像一记警钟敲在心上,‘安全第一’这根弦就再也不敢松。”11月2日,在该公司综掘二区班前会上,听完《神木市石岩沟煤矿挤压事故信息》后,生产班副班长陈希希语气凝重。台下职工神情专注,这堂由培训中心赵同春老师带来的警示教育课,让所有人都受到强烈震撼。这正是该公司创新推行“安全警示教育工区包保制”的生动缩影。
如何才能让安全警示教育不止于“开过会”、走过场,真正触及灵魂、产生实效?该公司培训中心下足了功夫。面对四季度安全生产的严峻形势,该公司组织培训中心多次召开专题会议,集思广益,研究如何让警示教育真正“入脑入心”。最终建立起“安全警示教育各工区包保责任制”。
在这一机制下,培训中心的每位老师每月定点深入2个区队,带着精心准备的案例,开展专题警示教育。培训中心负责人王甜甜在部署工作时态度坚决:“我们推行包保制,目标就一个——警示教育不漏一人。要让安全压力层层传导,让‘安全第一’的呼声真正传到每一个班组、每一位职工的心里。”
图为亭南煤业培训中心老师赵同春正在进行专题安全警示教育
除定点包保外,该公司还将警示教育嵌入周例会、专题培训等日常环节,系统解读陕西省应急管理厅《关于强化四季度防范遏制煤矿事故措施的通知》,剖析典型事故、通报惩戒案例,让警示教育从“被动接受”变为“主动自省”。今年以来,累计开展警示教育活动近百场次,实现全员全覆盖,形成了“常学常警醒、警醒促落实”的长效机制。
在警示教育的思想洗礼之外,一场以“实训赋能”为核心的技能革命正在同步展开。走进该公司新建成的井下实操实训基地,参训职工苗壮正在模拟采煤机操作——操作过程、设备参数、环境模拟全部真实还原。这座集“采、掘、机、运、通”于一体的实训基地,是该公司落实西北矿业“全员大培训、素质大提升”要求的重要载体。
基地运行以来,实行“理论+实操”融合、“小班+问题导向”教学、“师带徒”沉浸练三种模式,确保培训精准对接岗位、紧贴生产现场。与传统“纸上谈兵”式授课不同,这里让职工“带着问题来、带着本领走”。截至目前,实训基地已举办实操培训6期,参训59人次,学员普遍反映“培训接地气、学得快、记得牢”。该公司安全监察部部长安涛评价道:“安全培训必须实打实,只有让职工在现场情境中练出真功夫,安全生产才能稳得住。”
图为亭南煤业职工正上演拓新变频器操作“实战演练”
“黄队长,你们区队现在最需要强化哪项技能?”在该公司综掘三区会议室内,培训中心负责人王甜甜的开门见山,让“培训诸葛会”气氛立刻热起来。通过深入区队一线调研、征询培训需求,该公司实现了培训内容的动态优化和个性定制,通过“作业现场即课堂、实操岗位即考场”的模式,真正做到培训和生产相融合。
实训成果,也在赛场上得到了充分验证。在2025年山东省“技能兴鲁”职业技能大赛西北矿业选拔赛中,亭南煤业选手表现优异:安全仪器监测工包揽冠、亚军,起重机司机夺得第三、四名,综掘机司机获第二名,实现多项目“登榜”。这份成绩背后,是精准培训和实战演练的最好注脚。荣获安全仪器监测工第一名的刘志杰说:“这次能拿冠军,实操基地的强化训练功不可没。”
图为亭南煤业培训中心团队深入一线开展深入调研
进入四季度以来,该公司已累计开展针对性培训7期,覆盖84人次,职工技能水平和安全意识得到显著提升。
思想上警钟长鸣,行动上百炼成钢。亭南煤业以“警示+实训”的创新实践,不仅为决战四季度提供了有力保障,更在全体职工中凝聚起一份关于安全的共识与力量。这份力量,必将推动公司在高质量发展的征程上谱写新的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