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公司名称

您的位置: 首页
新闻宣传
基层动态

刘园子煤矿:主动防控提升安全治理效能

作者: 郑旭斌    发布日期: 2025年10月21日

10月18日,刘园子煤矿综掘工区职工王建卫在观看完工区学习室播放的安全警示教育片后,结合自身岗位职责,当着其他工友们面分享了自己的学习感悟,并表示今后工作中,一定要提前识别风险,主动做好自主保安和相互保安。

这是该矿开展“10.20”安全警示日活动的一幕。为纵深落实“安全第一”方针,西北矿业刘园子煤矿以组织“10.20”安全警示日活动为抓手,通过机制创新、现场管控、全员联动三维发力,构建起全链条安全防控体系,推动安全治理从“被动整改”向“主动防控”深度转型,为实现全年安全目标提供保障。

机制创新:让安全责任“沉到底”

班组不仅要完成任务,更要辨风险、查隐患、保安全。为推动安全治理重心切实下沉至班组、真正落实在基层,该矿为各班组创新建立“班前观察+历史查询+家属联动”三维排查机制,配套推行“作业示意图+风险标注+防控清单”书面管理模式,让班组努力成为安全防线“第一道关卡”。

同时,针对个别班组召开班前会只安排工作不强调安全、不排查风险、安全教育重形式轻实效等问题,他们组织督察办公室对各班组召开班前会情况,采用“全流程旁听+重点核查”方式进行动态督察,发现问题27条,全部落实考核责任,确保了班前会流程规范。 。

据该矿安全监察部主任刘本亮介绍,他们还创新安全管理机制,深化“矿级月度、专业半月、区队每周”三级排查机制,将新版《煤矿安全规程》要求嵌入隐患治理全流程,更新三级责任清单,对防治水、“一通三防”等重点领域实施专项管控。10月份以来,现场各类问题整改闭环率达到99.2%,未发现重大安全隐患和重大安全风险。

现场管控:让标准成为“硬约束”

走进该矿掘进工作面,管线吊挂整齐划一,材料存放“定点定容定量”,设备经“焕新行动”后标识清晰、运行平稳。这些成绩的取得,来源于该矿推行的现场标准化建设硬措施。

进入10月份以来,为深化安全管理,该矿聚焦生产一线和作业现场,强化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体系建设,出台《文明生产细则》与《标准化运维指南》,明确风筒敷设“三线分离”、设备运维“班前检查、班中巡查、班后验收”等标准,在泄水巷等重点区域设置专用料场,实现“每件物料有归属、每台设备有档案”。

为激发基层活力,他们还实施“动态达标考核+绩效直接挂钩”机制,组建现场验收小组,对浮煤清理、管线敷设等细节进行实时评分,考核结果与班组工资总额、职工个人绩效紧密关联。截至目前,通过标准化建设推动设备故障率同比下降15%,井下作业环境显著改善。

全员联动:让安全成为“新能力”

近日,该矿运搬工区职工殷允响和贾广良,仅用时5分钟,就解决了运输车辆脱轨问题,比平时快了3倍。“这得益于矿上组织的应急处置培训。”区长孙衍斌告诉笔者。

该矿以“提升安全技能、强化责任意识”为核心,着力构建起“线上+线下”双轨培训体系。他们利用班前会开设“标准化微课堂”,拆解设备操作、风险规避等关键要点;依托网络学习平台上传新规解读、事故案例等课程,方便职工随时学习。三季度以来,累计开展新规宣贯、应急处置、设备运维等培训32场次,职工安全操作合格率提升至98%。

安全是企业发展的生命线。据该矿党总支书记、矿长杨贤江表示,只有持续落实山东能源集团和西北矿业各项安全部署,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推动机制落地、标准扎根、全员参与,全力守护矿工生命安全,企业高质量发展才能更加稳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