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公司名称

您的位置: 首页
新闻宣传
基层动态

刘园子煤矿:精耕降本增效“三篇章”

作者: 王毓 王承闻   发布日期: 2025年10月15日

面对日趋严峻的经营挑战,刘园子煤矿坚持以精益管理为导向,从细微之处切入,向管理要效益,深耕修旧利废省成本、节支降耗增效益、深挖内潜提效率三篇文章,推动成本管控关口前移,堵塞源头“隐性浪费”,充分激活“沉睡资源”,以扎实有效的举措为矿井运营成本压降与效益提升筑牢坚实基础。

“捡”来效益

该矿坚持在废旧物资循环利用方面做精做细,组建专业技术评估与修复团队,对矿区内废旧物资存放点开展多轮地毯式排查。他们对每一台闲置设备、每一个老旧配件进行细致甄别与价值评估,深入挖掘其修复再利用潜力,确保每一件有价值部件不被埋没。

在一次专项排查中,该矿技术团队从废旧物资中精准识别出85棵因密封失效、活柱轻微变形或缸体局部磨损而被判定报废的单体支柱,随即与维修团队联系,制定周密修复方案,开展集中技术攻关。通过历时一周的紧张作业,85棵支柱全部修复完成,并一次性通过严格压力性能测试,合格率达100%,节约新材料采购费用76500元,实现经济效益与资源节约的双赢。

“省”出利润

一台因技术淘汰而长期闲置的矿用混凝土输送泵,经过精准诊断与高效维修,成功实现“起死回生”,以极低的维修成本,为矿井节省了新设备购置费用数十万元。

为进一步激发全员降本增效积极性,该矿立足“省下来的都是利润”理念,鼓励职工在节支降耗上做减法,用过“紧日子”保障过“好日子”,从点滴做起,自觉养成勤俭节约的好习惯。

在此基础上,该矿还开展了“厉行节约、杜绝浪费”的文明倡议主题活动,引导职工围绕节能减排目标,坚持管理升级和技术变革双轮驱动,改进节能技术、完善节能设施、加强监督管理,从源头杜绝各类浪费现象。

“智”解顽疾

除了在修复领域精耕细作,该矿还更加注重通过自主研发破解生产难题,从源头降本增效。

面对井下压风机原有冷却系统用水量大、效率低、易因超温停机影响生产等难题,他们没有选择采购新系统,而是果断决定走自主研发、变废为宝的创新路径,从退役设备中拆取可用板材与管件,自主焊接制作耐用循环水箱,凭借扎实专业知识,成功设计并搭建高效冷却塔结构,最终组装成一套完全满足使用要求的压风机冷却水循环系统。

据该矿机修厂负责人朱文庆介绍,这套自研系统不仅彻底解决了冷却效率低的难题,实现冷却水闭环循环利用,大幅降低水资源消耗,更重要的是保障了压风机稳定运行,为井下生产提供了更加可靠的动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