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组是企业安全生产的基本单元,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前沿阵地,作为企业管理的“神经末梢”,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荣获过山东能源集团“双百优”班组称号,连续多年安全生产“零事故”,每旬动态验收成绩均在95分以上,机电设备故障率同比降低11.4%,开机率同比提高12%……在西北矿业黄陶勒盖煤炭公司,综采一区检修班是一支口碑载道的“明星班组”。

班利用班前会学习新版《煤矿安全规程》
“检修班现有成员37人。其中党员2人,高级技师1人,技师2人,高级工13人,中级工18人,大专及以上学历11人,平均年龄32岁,是一支具有较高知识结构,充满活力朝气的年轻团队。”检修班班长郑虎在提起自己的班组时,脸上满是自豪。
怎样把学习力变成实实在在的战斗力?答案藏在这个班组的行动里,通过让理论知识与现场实践深度契合、同步发力,交出了一份亮眼答卷。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郑虎曾荣获过全国煤炭工业协会劳动模范,从事检修工作将近二十载,他说:“不断学习,不断进步,是我的制胜法宝。”
以学习指引梦想,以学习丰富人生。2016年,郑虎来到黄陶勒盖煤炭公司,面对新设备、新工作面,他坚持学习,满格充电。白天,在工作现场,他始终跟在老师傅身旁形影不离,生怕错过对每一个关键零部件的维修;晚上,在宿舍床榻,他认真查看采煤机结构图纸,学习维修方面知识。通过不断虚心地悉心求学,他逐渐对采煤机的构造、原理、性能有了系统认识。

根据采煤作业情况实时掌握运输机起伏及受力状态
在点滴积累中提升本领,在持续学习中磨砺意志。付出终会有回报,不断地理论学习和实践,提升了郑虎的技能水平。因为上手快,设备维修出色,不久就被提拔为维修班班长。那时,他就立志打造一个学习型的班组。
“优良的素质技能是做好设备维修维护工作的根本,团队成员整体素质的提升,才是保障设备完好的关键。”郑虎说。
为持续提升班组成员整体素质,争做学习型班组。他们班组坚持开设提素“三课”,利用班前会十分钟开设OPL单点课,班组成员针对综采设备的某一个知识点轮流授课;利用班后会开设“天天互动半小时”,主要针对班中出现的问题进行综合讨论分析;每周开设“小能人上讲台”授课,推选一名授课“明星”,结合岗位实际,开展设备维修维护综合知识授课,旨在达到人人会讲、全员会干,综合素质整体提升的目的。今年以来,累计开展课程80余场次,受众1800余人次。
此外,班组对新入职的大学生或技校生按照易于集中、新老搭配的原则,积极开展师徒“结对子”活动,通过签订师徒协议,明确培养目标、措施、限期及考核方式,打造师徒共同体,释放出“1+1>2”的倍增效应。检修班已有3名入职高校毕业生已成功转岗为区队助理技术员,成为综合技术过硬的行家里手。
为班组新入职员工讲解皮带维修要点
学习力要转化为战斗力,实践是最好的检验。他们依托创新驱动安全生产,在采煤机两摇臂与机身铰接处加装喷雾装置,加强了降尘效果;采煤机电缆拖移螺栓技术改造,杜绝了螺帽自旋出螺栓导致电缆拖移脱节损坏;自制液压注油器,提高了注油效率。
通过对各类设备的不断改进,目前已实现设备远程控制及一键启停、采煤机自动记忆割煤、液压支架自动跟机控制、设备故障诊断、乳化液自动配比、三机变频远控、工作面两端头人员接近保护等功能。《采煤机两摇臂与机身铰接处加装喷雾装置》《自制液压注油器》等创新项目在公司首届创新大会获奖。今年以来,班组解决工作中的各类难题77项,完成创新项目29项,提出合理化建议72条,申报提案改善61项,累计创效620余万元。
“下一步,我们将充分发挥其示范引领作用,以点带面带动公司更多班组营造比学赶超、争先创优的良好氛围。以持续深化的学习实践为抓手,推动学习力向更强战斗力高效转化,为公司高质量发展注入坚实基层力量。”黄陶勒盖煤炭公司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工会主席王建海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