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煤矿机电设备的轰鸣声中,他深耕二十六载,从区队维修工成长为统筹全局的机电副总工程师;在技术攻关的荆棘路上,他以创新为刃,破解了一项项制约生产的“卡脖子”难题;在人才培育的沃土上,他倾囊相授,为企业输送了一批批机电专业骨干。
凭借过硬的技术本领、丰硕的创新成果和深厚的育人情怀,他成功跻身煤炭行业技能领域的高地,成为当之无愧的“全国煤炭行业技能大师”。这份荣誉,见证了他扎根一线、匠心筑梦的执着,更诠释了他以技术创新护航煤矿安全生产的使命与担当。他就是大恒煤业的解飞翔。
创新破局 技攀高峰——以实干破解机电生产难题

图为谢飞翔主导推进“压风机余热利用项目”
煤矿机电系统是矿井生产的“血脉”,任何一处故障都可能导致生产停滞,甚至引发安全风险。从参加工作第一天起,解飞翔就把“啃下硬骨头、突破技术关”作为自己的目标。在原淄矿集团岱庄煤矿综采队担任液压采煤机维修工期间,他白天跟着师傅钻研设备构造,晚上抱着图纸学习原理,短短几年就成长为能独立解决复杂故障的技术骨干。
2010年,在膏体充填管路系统优化工作中,面对管路易堵塞、维护成本高的难题,解飞翔牵头组建攻关小组,连续一个月扎根现场,记录数据分析参数,最终研发出“一种带有压力检测功能的膏体充填堵管卸料闸门”,并获得此项发明专利。该专利通过实时监测管路压力,提前预警堵管风险,将管路维护效率提升40%,每年为企业节省维护成本超50万元。
在调任大恒煤业后,他更是将创新的脚步刻在矿井发展的关键处。针对矿井压风机运行能耗高的问题,他主导推进“压风机余热利用项目”,从设计、土建到设备安装调试全程跟进,最终实现余热回收再利用,每年为企业节约电费200万余元,同时减少碳排放,达成“节能+环保”双重效益。在智能化建设浪潮中,他主抓35kV变电站供电系统扩容、SVG动态无功补偿安装等关键工程,完成主要运输皮带升级改造,不仅提高了供电安全和功率因数,更让运输效率提升30%,为矿井智能化转型按下“加速键”。
截至目前,解飞翔已拥有发明专利15项、实用新型专利多项,主导或参与的项目先后斩获山东能源一等奖、淄博矿业集团科技进步特等奖等多项荣誉,他个人也获评“山东省群众技术创新能手”“优秀科技创新工作者”等称号。一项项实打实的成果,诠释着“创新无止境”的工匠精神。
精管守安 责筑防线——以细节筑牢矿井安全根基

图为谢飞翔梳理当天工作内容
“机电管理既要保效率,更要守安全。”这是解飞翔常挂在嘴边的话。2024年12月担任该公司机电副总工程师后,他迅速理清工作思路,将“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理念融入管理每一个细节。
为提升机电系统应急处置能力,他牵头组织机电系统应急演练15场,从设备故障排查到突发事故应对,全程模拟实战场景,让职工在演练中熟悉流程、掌握技能。针对大型设备管理难题,他建立“设备全生命周期管理台账”,细化设备移库、检修、维护等环节责任,累计组织大型设备移库200余次,确保每一台设备都“有迹可循、有账可查”。在他的推动下,大恒煤业建成集中加工制作中心,不仅规范了设备加工流程,更消除了以往分散作业的安全隐患,让机电管理从“被动应对”转向“主动预防”。
他始终将标准化建设作为推动管理升级的关键抓手,以务实行动交出亮眼答卷。在2024年西北矿业达标创建期间,他带领机电团队严格对照标准清单,逐项推进问题整改、细致排查补漏,用扎实的过程管控助力公司斩获第二名的优异成绩。2025年,他并未满足于既有成果,而是进一步深化标准化建设的内涵与外延,不仅在山东能源机电专业专项检查中凭借规范的管理、过硬的质量赢得高度认可,更成功推动该公司顺利通过煤矿一级标准化验收,为企业管理水平跃升筑牢根基。
“解总的管理从不是‘纸上谈兵’,而是把每一项标准都落到实际工作里,有了明确的规范,我们干活既安心又高效!”这是工友们对他的一致评价,更是对其标准化管理成效的生动注解。
传技育徒 薪火续航——以匠心培育机电人才梯队
“一个人的本事再大,也不如一群人强。”在解飞翔看来,技能大师的价值不仅在于个人技术过硬,更在于把技术传承下去,为企业培育源源不断的人才力量。

图为谢飞翔研究设备图纸
早在2018年,他就开始参与技能培训工作,先后组织6期机电专业培训班,为谢桥、窑街等矿培训科级以上人员80人次。2019年以来,他担任康格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培训教师、安培中心兼职教师,从带式输送机操作维护到膏体充填技术,他结合自身实践经验,把复杂的理论知识转化为通俗易懂的“实操指南”,累计培养膏体充填专业人才21人,许多学员如今已成为矿上的技术骨干。
作为导师,他坚持“手把手教、面对面带”的传帮带模式,与多名青年职工签订师徒合同。从设备图纸解读到现场故障排查,从创新思路引导到项目实践指导,他毫无保留地分享自己的经验。在他的悉心指导下,青年职工快速成长,在2024年西北矿业机电技术比武中,大恒煤业参赛选手斩获两个第一名、一个第二名的好成绩,用实力证明了“名师出高徒”。
“技术只有传下去,才能活起来;人才只有顶上来,企业才能强起来。”这是解飞翔的育人理念,也是他多年来坚守的初心。在他的带动下,大恒煤业机电人才梯队日益完善,形成了“老带新、强带弱”的良好氛围,为公司长远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
从煤机维修的“技术尖兵”到机电管理的“领航者”,从创新攻关的“先行者”到人才培育的“引路人”,解飞翔用二十六年的坚守与付出,在煤矿机电领域书写了属于自己的精彩篇章。“煤矿机电事业没有终点,我会一直坚守在岗位上,为矿井安全高效发展贡献更多力量。”面对未来,解飞翔眼神坚定,他的脚步,将继续沿着创新与传承的道路,在煤矿机电的广阔天地里不断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