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公司名称

您的位置: 首页
新闻宣传
基层动态

亭南煤业:“小切口”精准培训 激发职工“大潜能”

作者: 王敏 赵亚静    发布日期: 2025年09月21日

告别“大讲堂”,走进“练兵场”。亭南煤业的培训工作正悄然转身,一场注重“短平快、重实操、求实效”的培训新潮迈出坚实步伐,正润物无声地为企业和员工成长注入崭新活力。

改“大水漫灌”为“精准滴灌”

9月17日,该公司培训中心负责人王甜甜带着她的团队手持培训问题征集单,深入一线区队积极与职工交流,收集大家在工作中遇到的难题。

图为亭南煤业培训中心人员深入一线征集问题

这种“带着问题来”的精准调研,精准锁定职工技能短板,打破了以往培训工作“想当然”的惯性思维,成为此次培训改革的关键切入点,为培训安上了“导航仪”。

问题收集完毕后,该公司培训中心第一时间梳理分析,迅速推出“2+1”专项培训方案——2天集中理论精讲+1天现场实操演练,实现“按需配菜”。

值得一提的是,结合现场多发问题与职工现实需求,他们组织培训中心主动出击,积极对接机电管理部,成功牵线防爆柴油机无轨胶轮车生产厂家,特邀山东宏路公司技术专家上门进行“义务授课”,为职工开展专项培训。在培训过程中,技术人员围绕设备工作原理、日常保养要点、常见故障排查等核心内容,手把手教学、点对点答疑,进行了全方位、无死角的培训与问题解答,为职工拨开操作迷雾。

截至目前,该公司培训中心共进行专项摸排4次,收到问题建议21条。

破解“纸上谈兵”困境

“老师,防爆柴油机在无负荷工况下达不到额定转速应该怎么解决?”在该公司实操培训现场,综掘一区参培职工赵锦阳举着手追问,眼神中满是对知识的渴望。

两天理论学习结束之后,他们立刻组织参培职工转战综机维修中心,现场拆解无轨胶轮车,“把课堂搬到问题现场”,将抽象的图纸符号转化为看得见、摸得着的零件构造,让理论知识与实操技能“同频共振”。

图为亭南煤业职工参加“全员大培训”考试

“这三天培训比我三年摸索的收获都大!以前遇到故障只能瞎琢磨,现在一看就知道问题在哪。”综掘一区职工高超峰握着检查工具难掩兴奋地说道。

在参观培训中心装订成册的《亭南煤业公司防爆柴油机无轨胶轮车培训资料》时,笔者发现不同部门的参培职工在建议栏写下了他们的心声。“希望以后的培训都能像这次一样进行实操练习”“像这样的培训,希望一年多增加几次”……朴实真挚的语言背后,是职工对精准培训模式的充分肯定。这种培训模式不仅有效破解了职工培训如同“纸上谈兵”的困境,更激发了他们从“要我学”变为“我要学”的内生动力。

截至目前,该公司已开展“靶向式”专项培训4期,覆盖职工60余人次,设备故障率同比下降9%。

让“土专家”走上讲台

“与其花高价请外援,不如盘活身边的‘技术达人’!”围绕降本增效工作主线,该公司深度挖掘内部师资力量,坚持“能自主不外委”原则大力开展自主培训。他们积极对接职工诉求,通过技能考察、职工举荐等方式,选拔出一批懂技术、善讲解的“土专家”走上讲台。

机电工区党支部书记程伟和副区长王毅就是其中的代表。他们扎根一线多年,对设备“脾气秉性”了如指掌,讲起课来更接地气。

图为亭南煤业培训中心老师正在讲解安全知识

在维修工专项培训中,程伟团队将馈电开关、电磁启动器等设备拆解开来,对照图纸逐一讲解“核心部件作用”“常见故障诱因”“应急处理步骤”等知识,随后让职工亲自上手操作练习。

“以前看图纸就像看天书,现在跟着‘老程书记’边拆边学,‘任督二脉’一下子就打通了!才培训两天,我就能独立处理电磁启动器的常见故障了,这课听得值!”据该公司机电工区维修工唐富民介绍,这种“身边人讲身边技”的模式,培训内容精准匹配生产实际,深受职工欢迎。

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该公司党委书记、董事景长宝表示,“我们将持续深化‘小切口、精准化、重实效’的培训模式,把培训课堂延伸到生产一线和作业现场,确保‘全员大培训、素质大提升’真正落到实处、取得实效,通过职工技能提升带动企业发展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