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公司名称

您的位置: 首页
新闻宣传
基层动态

刘园子煤矿:废铁堆变身“香饽饽”

鞠荣凤   发布日期: 2025年09月06日

近一段时间,下班后自行前往废铁堆“淘宝”,成为刘园子煤矿职工的新风尚。他们在废铁堆中挑挑拣拣,努力寻找有价值的废旧材料再次回收复用。

今年以来,刘园子煤矿破除“重采购、轻盘活”的传统思维,以“全员节约、深度挖潜”为核心举措,在全矿掀起修旧利废热潮。他们通过闲置设备修复、废旧物资再生等行动,不仅大幅降低生产成本,更践行了绿色发展理念,推动企业从“资源消耗型”向“集约高效型”转型。

此前,该矿修理厂职工高俊龙在废料堆中发现1台长期闲置的单体液压支柱拆柱机,经检查存在液压系统泄漏、传感器失灵等问题,而重新采购一套新设备需30余万元。

为此,高俊龙联系修理厂的其他5名老技工和4名年轻技术员组成修复小组,先为闲置的单体液压支柱拆柱机进行“全面体检”,登记故障点;再定制修复方案,小到更换密封圈,大到翻新液压泵,还拆解报废设备“拆东补西”节省配件成本。

经过全力攻坚,修复后的单体液压支柱拆柱机性能全部达标。“修完后比新买的还好用!”经过一段时间试用后,高俊龙难掩自豪。

据该矿经营管理部副部长贾鹏测算,单体液压支柱拆柱机修复后,已经维修单体液压支柱300余颗,不仅节约了设备采购费用,还创效24万元。

在支柱修复车间,工人正忙着为废旧单体支柱除锈、探伤、更换密封件。原本锈迹斑斑、油污满面的支柱,经系列处理后穿上防锈漆“新衣”,成为符合安全标准的支护设备。

“以前废旧支柱要么堆着占地方,要么花钱请人清运,既浪费又污染。”该矿修理厂厂长朱文庆介绍,单体支柱是井下支护刚需,采购新支柱成本压力大。如今通过“分选-修复-检测-焕新”全流程管理,同时减少矿区固废排放40%,实现“节流”与“环保”双赢。

目前,该矿在修旧利废方面,早已不是“缝缝补补”的权宜之计,而是被赋予了降本、环保、保生产的“三重使命”,成为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他们通过降本,把节省资金投入到井下智能化改造、安全设施升级等关键领域,同时也能够减少固废污染,助力“双碳”目标落地,更重要的是激活了全员节约意识,形成“人人算细账、处处讲节约”的氛围。下一步,他们还计划扩大修旧利废范围,建立“废旧物资回收-修复-再利用”全链条机制,让更多“沉睡资源”焕发生机。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