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邵寨煤业矿区,映入眼帘的是一座大型绿色智能化矿井。自动清扫车沿硬化路面匀速行驶;矿区葡萄园里几名职工小心翼翼用剪刀贴着藤蔓根部剪葡萄串;经过冲洗平台,一辆辆配备密闭篷布的货车依次沿盘旋山路驶向远方……
曾经,人们记忆里的矿山总与黑色、荒芜挂钩;如今,科技赋能与生态理念的深度融合,一场由黑转绿的蜕变,正悄然发生。自投产以来,邵寨煤业始终将“绿色矿山建设”放在核心位置,以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为指引,从矿貌美化、环保治污到绿色发运,每一项举措都紧扣生态发展,全力打造绿色智能矿山。
矿貌美化 打造“景观化”矿山
(邵寨煤业大景)
该公司坚持打造“园林式”矿井,加大环境美化绿化力度,精心挑选冬青、苹果、月季、海棠、紫薇等苗木30多种,依托科学规划和细致养护,构建起多样化生态系统。截至目前,种植树木4000余株,绿化面积超1.8万平方米。
他们还开垦出6亩良田,为职工打造“绿色菜地”,划分“责任田”,按区队包保,种植香菜、辣椒、草莓、向日葵等农作物,原本杂草丛生的土地变身成为孕育希望的小菜园,为职工提供健康无公害的绿色蔬菜水果。
污废重生 实现污水“零外排”
在矿井水处理方面,该公司分净水和深度水处理系统,分别采用“预沉调节+澄清+过滤”“超滤+反渗透”处理工艺,使出水水质达到地表Ш类标准,配套建有处理规模为2000平方米人工湿地系统,投放了鱼苗和水草,有效净化水质。
(矿井水处理站)
在解决矿井水难题的同时,他们累计投资近1个亿,同步建成民生用水工程,打造生活污水处理站,日处理能力达到1200吨,安装标准化在线监控,24时实时采集pH值、COD、氨氮等指标。
“经处理后,矿井水回用于全矿生产生活,生活污水则全部用于绿化喷灌和洗选工作,实现生活污水零外排。”该公司基建环保办主任牛伟昌表示,“所谓废水,只是放错位置的宝贵资源。”
绿色发运 构建无尘“物流网”
8月28日,在该公司煤场上,一辆辆满载“乌金”的出矿车辆依次驶过洗车平台,“清清爽爽”离开矿区,奔赴全国各地。
(出矿车辆)
该公司在建设之初,就坚持环保为先理念,配套建设了总存储能力超过2万吨的6个储煤仓、两个半封闭式的储煤棚、总长度近1000米的封闭式煤炭输送栈道,煤炭从上井-入洗加工-产品入仓(棚)-装车运输,全程实现封闭式管理,让“原煤不落地、产品全进仓、厂区无污染”成为现实。
在煤场环境治理上,该公司也不断加大投入,先后购置5台雾炮机、2台清扫车、2台冲尘车,每天至少四次对矿区洒水降尘。他们还安装了4台自动洗车装置,运煤车辆出矿前,必须先“洗澡”才能出门,防止将煤屑带到矿外造成环境污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