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公司名称

您的位置: 首页
新闻宣传
基层动态

望田煤业:点“石”成金 拓宽绿色发展新空间

作者: 邢亮 王永康    发布日期: 2025年08月29日

当望田煤业充填中心的首仓矸石浆液沿着专用管道奔涌而下,注入井下采空区的那一刻,标志着该公司在绿色矿山建设与安全生产技术升级上迈出关键一步。

近年来,望田煤业为缓解矸石外排带来的环保压力,以组合场嗣后充填注浆技术为钥匙,在资源循环利用、生态环保方面构建起全新的技术体系,在矸石综合利用和绿色开采的赛道上跑出加速度,为企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持久动力。

(望田煤业充填中心建设初期)

矸石围城,发展遇“红线”。煤矸石作为煤炭生产过程中自然产生的“伴生物”,其处理过程需格外关注生态影响,确保符合环保要求。而采用外排运输方式处置,每年需投入大量资金,且随着环保政策的不断完善,外排的协调难度与成本也在逐步增加。

一边是保障矿井安全生产、稳定能源供应的“硬任务”,容不得半点松懈;一边是守护区域生态环境、践行绿色发展理念“硬杠杠”,绝不能触碰。在这样的背景下,如何为矸石探索一条“变废为宝”的绿色处理路径,成为该公司迫在眉睫的生存课题。

技术“造血”,矸石成“资源”。转机始于充填开采技术的深度应用。该公司瞄准组合场嗣后充填注浆技术,构建起“破碎-制浆-泵送-回填”的全链条处理体系。处理能力150t/h的破碎系统将矸石加工至5mm以下粒度,“输送动脉”150m³/h的浆体制备系统实现高效搅拌,能容纳3000m³的原矸仓与成品矸石仓则保障了全天连续生产的“粮草供应”。

这套“超级消化系统”,将矸石循环再利用,实现产多少,“消化”多少。“过去是花钱找地方埋矸石,现在是把矸石变成井下‘填充料’,每吨都能创造价值。”该公司生产技术部部长王永康算了一笔账,仅外排运输和填埋费用,每年就能节省成本投入600多万元。而采空区经充填后,还能减少地表沉降风险,实现“一填多赢”。

(望田煤业充填中心中央控制室)

绿色转型,激活“新动能”。在该公司充填中心的中央控制室,大屏幕上实时跳动着各系统运行数据:浆液浓度、泵送压力、充填进度一目了然。这套模块化系统,通过供水、供电、收尘等辅助系统的协同配合,实现了“矸石不出矿、循环再利用”的闭环运行。

“矸石不再是废弃物,而是宝贵的充填资源。”据该公司党委书记、总经理谢志红介绍,他们在满足环保合规要求的同时,积极探索矸石多元化利用场景,构建“充填+喷浆+铺路”三位一体的资源化利用体系。

目前,该公司井下硬化路面所用沙石料已由粉碎后的矸石所替代,预计每年为企业节约成本费用300余万元。

(望田煤业充填中心全景)

当矸石从“环境负担”转变为“生产要素”,不仅解决了发展困境,更成为企业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生动注脚,让企业在可持续发展上占得先机。

如今,望田煤业充填中心每天都在书写着“点石成金”的故事。在煤炭行业绿色转型的浪潮中,这座矿井用技术创新破解发展难题,以实际行动证明,环保约束不是发展的“天花板”,而是转型升级的“催化剂”。未来,随着充填技术的持续优化,望田煤业将在绿色开采的道路上走得更稳、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