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幕低垂,星光点点。自年度大检修开始以来,黄陶勒盖煤炭公司世林化工分公司厂区内便经常灯火通明,工作人员忙碌的身影不时穿梭在各个车间。这场为期25天的大检修,是对世林化工的全面“体检”与“治疗”,关乎着企业下半年的安全生产与高效运行。
时间回到8月4日22时整,随着世林化工分公司经理史新国一声铿锵有力的指令——“各单位注意,年度大检修正式启动!”,气化装置随即切气停车,世林化工年度大检修就此拉开帷幕!
运筹帷幄 织密“统筹网”
“气化车间请听指令,按计划逐步降低负荷,30分钟后准备切断原料气……”在世林化工调度室内,调度长白云星紧盯着大屏幕上跳动的参数,对着对讲机沉稳下达指令。作为大检修的“神经中枢”,调度室早在一个月前就启动了方案筹备工作。
(世林化工检修队伍召开晨会)
为确保停车过程“零波动、零隐患”,他们联合各车间技术骨干先后召开10余次专题研讨会,将7个主要工序的停启车流程拆解成100余个关键节点,梳理出200大项2471小项检查项目。“每个节点我们都明确了责任班组、操作时限和应急预案,就像指挥一场战役,既要按蓝图推进,也要根据‘战场’变化灵活调整,确保全局稳定。” 世林化工调度室主任景登才说。
精锐出战 锻造“检修尖兵”
走进热电车间,机电管理部副部长张慧龙正用塞尺仔细测量着设备间隙,他身后的检修团队有条不紊地拆卸泵体螺栓。这支由5名技术骨干组成的“检修铁军”,是从全公司17名机电人员中层层筛选出的精英,人均拥有5年以上检修经验。
为优化人员调配机制,机电管理部按照设备检修难度、工作量及专业需求精准分配力量,重点设备检修由技术骨干带队攻坚,同时科学排班防止疲劳作业,为高效检修筑牢根基。他们将供电系统检修作为一项重点工作,针对配电设备接线连接部位螺栓紧固、绝缘装置污渍清扫以及架空线路的巡线、清扫、消缺等开展重点检查,目前已完成4台设备的检修任务,一次验收合格率达100%。
(对登高作业人员检查安全带等防护措施)
铁腕护航 筑牢“安全屏障”
“动火作业许可证上的监护人未签字,不能开工!” 检修现场,安全监察部部长崔虎锋对施工人员严肃地说。作为大检修的“安全卫士”,安全监察部面对29家外委单位、396名参检人员的复杂情况,提前制定了“1+N”安全管控体系。
“1”即《大修期间外委单位入厂明白纸》,涵盖入厂审批、作业许可、应急联络等7项规定,参检单位需签订安全承诺书方可入场。“N”是针对动火作业、高处作业、受限空间作业等不同作业类型的专项管控方案,保障作业前安全措施落实到位,作业过程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截至目前,安全监察部已开展现场巡查60余次,查处未系安全带、违规堆放物料等隐患47项。
(生产技术部在现场指导签票、检查等事宜)
智破难题 当好“幕后智囊”
作为大检修过程中的“智囊团”,世林化工生产技术部提早对公司24台关键设备建立了“健康档案”,并结合近3年运行数据预测易损部位,提前制定检修技术标准。“技术支撑不能等问题来找,要主动向前延伸。”生产技术部部长王凯反复强调。
“十字头销磨损深度达1.2毫米,常规补焊会导致应力集中,建议采用激光熔覆技术修复。” 8月10日,生产技术部技术员梁添拿着检测报告,在二氧化碳压缩机旁与检修人员讨论方案。这个在检修中突然出现的技术难题,经技术团队3 小时攻关,最终找到了解决方案,使设备使用寿命延长3年以上。自大检修启动以来,他们已解决各类技术难题5项,为检修效率提升提供了坚实保障。
目前,世林化工年度大检修已完成总进度的24%,各环节均未发生安全事故。这场战役中,没有孤军奋战的英雄,只有并肩前行的团队。当夜幕再次降临,厂区的灯火依旧明亮,检修现场的身影仍在忙碌,他们的协作与坚守,正汇聚成推动企业发展的磅礴力量,书写着世林化工安全生产新篇章。(任星星 车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