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井下的黑色长廊里,他数不清走过多少次,每一步都在丈量着风险与安全的距离;在一次次技术攻关中,他总能找到破解难题的钥匙;在人才培养上,他更愿意用时间和心血托起一批批青年骨干。近日,亭南煤业公司通防副总工程师崔广永荣获“煤炭行业技能大师”称号。这份沉甸甸的荣誉,既是十余年坚守与付出的见证,也是他用智慧与担当筑起的安全屏障的最好注脚。
攻关破题——以匠心啃下“硬骨头”
矿井通风系统的调整工作,无疑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斗”。通风量的大小、风流的走向、气体浓度的高低,任何一个数据出现偏差,都可能引发难以预料的危险。而崔广永最常出现的身影,便是在巷道口紧握着风表,一遍又一遍仔细核验数据。
(测定瓦斯放散初速度)
担任通防管理部部长期间,他带头推进矿井通风系统优化工作,完成了主、副井进风、一盘区和三盘区分区回风的系统升级,为公司供风安全提供了有力保障。在该公司2409回风巷反掘施工期间,他创新采用“一主一副”双风机运转供风的方式,并对风筒采取加密吊点、固定接头等措施,将有毒有害气体稀释到安全范围,保障了施工的顺利推进。
面对高瓦斯易自然煤层、厚煤层瓦斯涌出量大、粉尘浓度高等难题,他总是主动请缨,带头钻进现场反复试验。区域超前瓦斯治理、粉尘分级防控、防灭火技术……一项项成果在他手中落地。他主持或参与的项目,先后斩获山东省煤炭工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中国煤炭工业协会科技进步奖二等奖、绿色矿山科学技术奖一等奖等多项殊荣,他个人也拥有发明专利2项、实用新型专利17项。
管理创优——用制度织密“安全网”
2024年8月,崔广永升任安全副总工程师后,依然把重心放在一线,把“安全”二字融进制度和细节之中。
(崔广永进行井下检查)
“制度不是为了束缚大家,而是为了确保每个人都能安全升井、平安回家。”这是崔广永常挂在嘴边的话。上任伊始,他就对安监部的职能进行了明确划分,将非三班安监员按照业务、综合、党政、地面、督察等不同方向进行分组,有效提高了各部门之间的协作效率。通过建立问题协调微信群,推行问题倒查、定位回放、班长自主赋分等机制,保证每一处安全隐患都能找到根源、完成整改并形成闭环。
他坚持常态化开展中夜班“四时段”入井检查,要求安监部管理人员三班跟岗,确保动态监管无死角。每月组织标准化验收时,对问题较多的单位采取“定点帮扶+原因剖析+建议改进”的组合措施,推动各工区施工质量与现场管理水平持续提升
在他的努力下,该公司隐患治理体系不断完善。工友们说,崔总的制度不是冷冰冰的文件,而是一张看得见、摸得着的“安全保单”。
技传薪火——以传承培育“生力军”
在崔广永看来,“技能大师”的称号不只是技术的头衔,更是传承的责任。他始终高度重视“岗位练兵、技术比武、技能竞赛”,并亲自参与方案制定实施,把赛场变成锤炼真功夫的课堂。
(为职工讲解激光甲烷传感器)
作为导师,他与多名青年职工签订师徒合同,坚持“手把手教、现场带”的传帮带模式,从基础的数据分析到精密的设备操作,从深奥的理论知识到具体的实践应用,倾囊相授。几年间,他的徒弟中有人已成长为工区区长,有人走上管理部室副部长岗位,更多青年在通防、综采、抽采等一线岗位独当一面。
他的育人理念朴实而深刻:“技术只有运用到实际工作中、传授给他人,才能算得上真正被掌握;技能只有一代又一代传承下去,才能算得上真正得到延续。”在他的带动下,该公司人才梯队日益壮大。
“煤矿安全是一场没有终点的赛跑,而我愿意一直跑下去。”崔广永说。荣誉是鼓励,更是鞭策。从千米井巷到科研攻关,从制度创新到人才培养,他用自己的专业和担当,诠释着新时代煤矿工人的匠心与使命。
作者:胡樊
联系方式:15530503735
单位:亭南煤业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