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天竣公司锚定公司“12345”工作思路,以“开局就是决战、起步就是冲刺”的姿态,上紧“发条”、开足“马力”,全力以赴走好矿井建设“第一步”,稳扎稳打新春“开工仗”,全力实现首季“开门好”,为公司长远发展奠定好基础。
“走出去”对标先进
进入2月份,该公司工程技术部工作人员陈海瑞格外忙碌,刚刚结束外出调研,就忙着备课整理资料,给公司同事分享“走出去”学来的宝贵“成果”。“下面,结合井筒冻结孔视频,给大家详细讲解施工工艺与注意事项。首先,第一个方面……”陈海瑞与同事分享井筒冻结技术时说。
天竣公司召开外出调研经验分享会
坚持“走出去”培训,该公司构建完善对标体系,围绕冻结孔及井筒施工、地面土建工程、设备选型等方面,梳理调研“课题”计划,组建专项调研组“走出去”对标学习,形成了20余项可复制的经验清单。
他们针对各建设矿井在前期手续办理、土建施工、井筒施工等方面的先进经验做法,结合自身项目实际,完善优化《两川项目办理及前置重点工作思维导图》,将先进经验转化为推动“两川”项目建设的新动力。,他们还开展“调研成果分享会”、“项目复盘会”,全面总结分享调研学习经验,深化复盘总结工作,优化初步设计方案及各生产系统设计,为实现“项目核准即开工”打好基础。
“请进来”精准优化
“这种深度协同让设计图纸真的‘活’了起来,对咱们的初步设计规划有很大帮助。”2月25日,在天竣公司召开的项目协同设计会上,设计公司负责人对该公司运用的“推演模拟”工作法给予了高度评价。
工程技术部对照思维导图模拟推演工作
该公司坚持“设计先行”,全面做好开工建设前期的各项谋划和准备。他们提前布局沙井子矿区规划环评修编、总规修编和规划水资源论证等工作,积极与设计院校开展多轮深度技术交流,组织地质、技术、机电等专业团队联合办公,针对核心区段施工方案多轮推演,不断优化初步设计与安全设计。
经过多方提前介入地质勘查报告解读及联合技术模拟,发现并提出施工可行性优化建议23项,动态调整设计30余条。他们还创新实施“问题即时反馈-48小时响应”机制,确保设计成果与施工需求无缝衔接,为后续开工建设扫清设计问题障碍,全力缩短项目开工筹备周期。
“沉下去”破题攻关
“在冬季施工过程中,我们需依据气温的实时变化,适当降低冻结盐水温度,加快冻结壁的形成速率,保障冻结壁的强度与厚度充分契合施工要求。”在该公司日前组织的科研“课题”专题研究会上,工程技术部王凯结合自身工作实际,阐述了冬季冻结环节应当重点研究的内容。
工程技术人员现场勘察地质情况
为全力攻克“两川”项目建设过程中的难题,他们成立“课题”研究工作小组,拟定了“地质钻探补勘及三维地震工程”“软岩巷道掘进工艺、支护及底鼓治理措施”“冬季建井施工工艺”等9个方向的科研“课题”。
他们整合内部专业技术力量,组织跨部门研讨会议,围绕课题研究方向,从理论层面深入剖析,梳理可能存在的技术难点与解决方案,明确各阶段目标与任务,定期开展评估与总结,全力拆除阻碍项目推进的“绊脚石”,打破技术瓶颈的“坚冰”。
“我们将严格遵循‘走出去、请进来、沉下去’的工作模式,紧密围绕‘安全、绿色、高效、智能’的四型矿井建设目标,加压奋进、砥砺攻坚,全力推进西北矿业首个千万吨煤炭生产基地的高质量建设。”天竣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胡平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