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稳定是实现“度危求进 内涵提质”的前提和保障。西北矿业大部分矿井受灾害危险程度大,治理难度高,各权属单位牢固树立“越是经济困难越要抓安全,抓不好安全更困难”的理念,严格把控灾害治理关口,超前防范化解安全风险,找准和解决自身安全生产存在的突出问题,及时消除各类安全隐患,坚决防范灾害事故发生,持续提升企业安全管理水平,稳固安全基础。
▲图为亭南煤业关键区域远程监测
亭南煤业以系统化治理为导向,聚焦瓦斯、冲击地压等关键领域,全力保障矿井安全生产。在通风与瓦斯防治方面,他们秉持“瓦斯超限就是事故”理念,严格执行通风管理“三十条”及瓦斯防治“八招”,强化通风瓦斯日分析等管控,对采空区实施精准自然发火预测预报与动态防火管理,通过“长压短抽”方案推进通风防尘示范工作面建设。防冲治理上,针对关键区域综合运用多种技术手段实现安全掘进,加快水力压裂工程施工,超前谋划防灾措施。(苗恒利)
正通煤业坚持“一面一策”灾害防治措施,下力气抓好工作面防治水工程,不断完善应急排水系统,提前施工顶板探查疏放孔,严防末采区域水量异常变化。他们加快实施顶板“两带”探查工程,查明顶板覆岩发育特征及含隔水层的水文地质特征,为优化防治水措施提供科学依据。他们严格按照山东能源集团和西北矿业顶板安全管理相关要求,加强工作面顶板治理,强化顶板巡查、矿压观测和支护质量管控,严抓防腐支护措施落实,坚定不移综合加强支护一遍、饱和喷浆一遍,切实提高顶板管理水平。(陈达江)
黄陶勒盖煤炭公司秉承水害“探、治、防”的工作思路,综合采用物探、钻探两种方法开展工作面水害治理工程,并研究工作面相邻老空区巷道剖面图,在可能存有积水的低洼点施工小煤柱放水孔,持续疏放老空积水,保证老空水水位始终低于1米以下,全方位保障工作面回采安全。在防治预警方面,他们以矿井、盘区、工作面三级排水系统建设为重点,建成动态观测网,通过“探、防、堵、疏、排、截、监”综合措施,形成“超前探查+随钻测量+定向钻进”的水害治理模式,筑牢“防治水”屏障。(王铭)
双欣矿业按照“设计有效、效果达标、一次成巷”的思路,优化地质相变、采动影响、断层及淋水等区域的支护设计,加强掘进、末采、安撤活动期间的顶板管理,减少巷道返修工程量,构建可靠、稳定、长效的支护体系。他们每月定期组织开展全矿事故隐患排查治理会议,建立隐患排查记录台账,在月度隐患排查的基础上,严格对照15个方面81项重大事故隐患判定标准进行自查自改,持续深化推进重大事故隐患动态清零,做到闭环管理。(贺立超)
邵寨煤业成立灾害治理办公室,建立了主要负责人为第一责任人的灾害治理责任体系,建设灾害监测系统,紧抓重大灾害治理不放松,采取动态监测和勘探分析相结合,区域治理与局部跟进相结合,源头防控与综合治理相结合的方式,实时掌握主要地点瓦斯、涌水等变化情况,严格落实“先探后掘”和“先抽后采”治理,推广应用智能钻机和千米钻机,实现灾害治理由过程管控到源头预防、局部治理向区域治理、措施防范向工程治理的转变。(刘玉兰)
大恒煤业聚焦灾害治理攻坚工作主线,坚持项目化治理机制,严格落实“一矿一策”防治措施,强化隐蔽致灾因素普查,针对埋藏浅、表土层薄的区域及时采取地表裂隙封堵、地表注浆等措施,及时消除自然发火风险。他们常态化开展带班领导步行检查、基层区队自查隐患、视频反“三违”、消“死角、盲区”“四有四必”等专项整治,还建立了“班评估”评定结果“红黑榜”,动态评定现场达标情况,以高压严管态势巩固安全生产大局。(李海龙)
望田煤业牢固树立“灾害可防可控”理念,协同推进致灾因素普查和灾害防治工作,做到超前防控、源头治理。他们利用“物探+化探+钻探”综合技术开展防治水工作,完成掘进工作面超前物探7016.8米,并开展地面瞬变电磁探测、井下工作面瞬变电磁及无线电波透视“双物探”工程,疏放老巷积水16500立方米。他们采取桁架梁补强支护大跨度区域,使用防腐支护材料等治理淋水区域360米,及时采取顶板补打钢带锚索、帮部加密锚杆支护、喷浆封闭等措施治理采动影响,确保掘进和回采期间顶板安全,为矿井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奠定坚实基础。(温新强 邢亮)
永明煤矿牢固树立瓦斯“零超限”安全理念,通过采用“Y”型通风系统和优化采空区封堵等方式,抑制采空区漏风及有毒有害气体溢出,成功解决了工作面回风隅角、回风流瓦斯浓度持续升高等难题,矿井原有瓦斯抽放系统实现停运备用。他们严格落实“三专两探一撤”和“探、防、堵、疏、排、截、监”防治水综合措施,在各掘进迎头严格执行“逢掘必探”制度,采用“物探+钻探”的方式,做好掘进工作面超前探查,确保掘进施工安全。(张惠杰 白建基)
五举煤业加强防灭火工作,构建起采空区“分区-分类-分时”空间精准防灭火治理体系,有效抑制采空区遗煤自然发火,为矿井后续工作面防火治灾提供经验路径。他们加强与科研单位的密切协作,开展“深埋倾斜三软煤层回采巷道支护优化”“大倾角综放高效回采”“多煤层联合开采”等技术研究,对巷道设计、支护设计、工程施工、矿压观测、支护优化、效果评价等实施全流程技术指导,有效破解影响矿井产能释放的瓶颈问题。(焦振兴 陈泽旺 马赵平)
天竣公司刘园子煤矿联合专业团队剖析水文条件,运用瞬变电磁法等精准定位7处低阻异常区,编制专项设计规划63个钻孔探查并实时监测水位,完成7936.5米钻孔作业,疏放水量约80万立方米。他们积极构建“五位一体”防灭火系统,创新“1235”工艺,通过优化通风、封堵漏风、多手段惰化气体与综合监测预警,实现早期精准防控。生产期间实施立体防控。(郑旭斌 张红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