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成本就是强内功
当前,在煤炭行业经历深度调整和市场价格持续探底的背景下,企业必须将成本管控能力提升至关乎存续的生命线。在这样的市场环境下,我们唯有拿出破釜沉舟的决心、刀刃向内的魄力,发起一场覆盖思想革新、管理优化、技术创新、机制变革的全领域成本管控革命,方能在行业“寒冬”中实现从“被动求生”到“主动制胜”的战略跨越。
思想破冰,让成本意识成为全员行动自觉。成本管控的首要任务是打破思想壁垒,必须以更高的站位、更实的办法推动理念革新。要通过建立成本对标机制、选树降本增效典型等举措,深入树立“人人都是成本管控者,处处皆是效益增长点”的核心理念,大力倡导“把企业当家管、把设备当人看、把材料当钱花”和“成本为王”的精细化管控意识。要深刻认识到,过紧日子不是权宜之计,而是必须长期坚持的经营哲学,树牢“一切成本皆可降”“干毛巾也能拧出水来”的鲜明导向,将成本管控贯穿生产经营全过程,真正让精打细算成为全员的行为习惯,让提质增效成为企业的文化基因,为高质量发展注入持久动力。
管理蝶变,让精益管理成为成本管控源头活水。管理是成本的主战场,“管理精细”是实现内涵提质的方法路径。要强化“六精六提”管理提升,持续完善融合管理体系,进一步落实降本增效“八项硬性措施”,把精益理念贯穿于建设运营全流程、全周期,切实向管理要效益、向流程要效率。要加快推进流程再造,围绕“降本提效”开展全流程梳理,消除非增值环节,构建成本倒逼机制。要在考核激励上动真格、出实招,强化成本绩效挂钩、奖优罚劣,让“节约者得实惠、浪费者受惩罚”的理念落到实处。在物资采购、生产组织、设备运行等关键环节,要持续发力、狠抓细节,用“抓铁有痕、踏石留印”的作风,把管理上的“水分”一点一滴挤干榨尽,让每一分投入都物超所值、精准见效。
技术突破,以创新驱动打开成本管控新空间。在人工成本不断攀升、资源约束日趋增强的背景下,突破成本困局的核心密码,深藏在技术创新之中。要强化科技赋能,坚持“机械化换人、自动化减人、智能化提效”路径不动摇,加大智能化采掘、辅助运输等领域的技术投入,提升系统作业效率;要围绕资源节约与能效提升,加强矸石充填、高效分选、节能设备改造等关键技术研发和应用;要弘扬“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优化每一个环节、打磨每一个细节,把技术红利转化为持续的成本优势、竞争优势和发展优势。
机制保障,以制度构筑成本管控的长效防线。成本管控贵在持之以恒,要坚持系统思维、机制引领,构建全流程、全要素、全周期的成本控制体系,从制度层面压实责任链条,细化成本目标分解、预算控制、过程监控、绩效评估等关键环节,真正实现“制度管人、流程控事”。要深化“五小”创新、“小改小革”等品牌项目,激发全员参与热情,形成自下而上、群策群力的良好氛围。要强化监督考核,推动成本管控常态化、精细化、闭环化管理。通过一项项制度的严格执行与落地生根,以及点滴习惯的逐步养成,我们共同构筑起坚不可摧的成本防控长城,使成本管控内化为每位员工的行为准则和价值导向。
寒冬淬炼真金,变革决胜未来。对西北矿业而言,保持“低成本优势”不只是应对当下的权宜之计,更是企业行稳致远、基业长青的战略选择。我们更应以“黄沙百战穿金甲”的坚韧、“不破楼兰终不还”的胆魄,在穿越周期的大考中,打赢这场关乎生存、关乎发展、关乎你我的成本管控攻坚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