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西北矿业各单位贯彻落实山东能源集团降本增效“八项硬性措施”,坚持“一切成本皆可控”的管理理念,在每个环节寻找“降本增效”利润点,积极推进“低成本”战略,练内功、抓管理、挖潜力、提效率,持续做好增效“加法”和降本“减法”文章。
▲图为亭南煤业维修工正在进行设备维修
亭南煤业修订完善《2025年材料管理办法》,进一步加强材料全流程管理考核,推动精细化管控,明确专业口分管领导、职能部门及基层单位的责任,严格按照全面预算分解指标实施承包管理。他们推行“日清月结”机制,采用月度、年度累计考核方式,确保预算执行的精准性和有效性。在保证安全生产的前提下,通过强化过程管理,严控材料使用成本,确保年度材料预算目标顺利完成。(胡樊)
▲图为正通煤业职工对废旧物资进行加工回收复用
正通煤业以成本管控为切入点,全方位、深层次地剖析矿井生产经营成本,通过对近年来煤炭成本数据的深入对比分析,精准掌握专项资金提取、折旧等固定成本在总成本中的占比情况。他们聚焦材料费、维修费、电费等相对可控成本,以问题为导向,深入分析影响成本的各类因素。明确材料费、维修费、电费等占比最大的5个关键要素,并运用鱼骨图工具,梳理出近20条具体影响因素,针对这些因素,迅速制定并实施相应管控措施。(贾俊杰)
▲图为双欣矿业掘锚工区职工自主维修掘锚一体机
双欣矿业通过“成本减法+自主管理加法”协同发力,细化分解25项关键指标,推行月度、季度、年度三维考核,累计压减可控成本600余万元。他们创新构建技术、工区、经管协同机制,坚持“能复用不领新、能自修不外委、能自制不外购”的“三不”原则,累计发布123项物资复用指导价,废旧物资回收率提升33%,并通过多维挖潜、技术赋能,公司实现成本管控与效益提升“双突破”,为全年高质量发展筑牢基础。(苟宫铭)
▲图为邵寨煤业对设备进行维修维护
邵寨煤业积极落实清仓查库工作,对库存材料进行“一月一盘点一统计一分析”,确定使用单位、消耗地点、领取时间,最大限度消耗积压库存。他们贯彻落实《库存材料管理补充办法》,执行积压库存材料激励方案,对消耗以前年度材料按原值30%进行考核,规定新投材料出库期限,加大浪费考核力度,确保在符合规定的前提下使用库存积压材料,最大限度减少长期积压库存,从设计源头减少材料投入,有效控制材料费用的发生。(杨凯)
▲图为大恒煤业职工参加修旧利废活动
大恒煤业围绕“洗选创效”,充分利用洗矸分级系统,优化末矸回掺比例和热值,通过灵活控制末矸回掺的电煤数量,并对升井含水原煤采取降低喷雾、洒水降尘等方式让含水量降至7%,合理调控电煤发热量在±100卡/克范围内波动,实现掺配过程精准控制,季度创效200万元。他们积极开展修旧利废活动,加大回收材料复用力度,明确材料规格和施工流程,一季度材料复用率达75%,同比提升15%。(候建蕾 肖港)
▲图为望田煤业研制锚杆拉直修复机将废弃锚杆拉直后加工配件再使用
望田煤业结合当前工作实际,把成本管控作为对各单位考核的刚性要求,重新制定材料管理办法和回收复用考核办法,明确各单位材料预算编制、计划提报、到货验收、入库管理、材料领用等各个环节。他们根据月度生产计划对区队下达材料采购计划和回收复用指标,结合全年预算,严格材料计划管控,以回收复用、调剂、改造等方式加大审减材料计划力度,防止过量采购形成积压和用料单位使用失控等现象。(邢亮 耿东东)
▲图为永明煤矿的物管员正有条不紊地对仓库物资展开盘点工作
永明煤矿通过全面强化预算管理,将全年成本指标细化为6大类、36项具体指标,层层分解落实到部室、区队、班组,并实行“月度考核、季度兑现”的刚性考核机制,形成“人人肩上有指标、个个心中有成本”的良好氛围。他们实行“以旧换新”和“定额领用”制度,成功让库存周转率提高15%,减少了材料浪费和积压,并着力优化采购流程,推通过行集中采购和比价采购,一季度累计节约采购成本约28万元。(张惠杰 王辉)
▲图为五举煤业工作人员查看物资回收复用情况
五举煤业制定下发《关于开展“我与五举共成长——勤俭持家”任务教育活动的实施意见》,在抓好日常形势任务教育宣讲的基础上,以“五转五增五提升”和降本增效“八项硬性措施”为抓手,不断在挖潜增效上“做文章”,将生产经营和成本费用指标层层分解落实,制定考核落实硬措施21条。他们完成人工、材料、电费等内部单价测算36项、综合单价测算15项,外部工程结算价格12项,比对、审减不合理计划345 项,消除隐性库存 437.22 万元。(吴照申 孙晓亮)
▲图为天竣公司刘园子煤矿经营管理部工作人员核对材料清单明细
天竣公司从制度建设与责任落实层面双管齐下,制定下发《2025年全面预算指标分解方案及考核办法》《内部市场化结算考核管理办法》等制度,并将全年预算指标进行全面、全层级分解,自上而下依次落实到分管领导、专业部室、区队、班组乃至岗位,层层签订7份“精益市场化目标责任书”,为公司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关芝薇 郑旭斌)
▲图为杨家坪煤业施工人员回收修复钢材
杨家坪煤业持续深化管理创效,秉持“省下的就是赚来的”理念,结合矿井建设实际,重新修订《资金预算管理考核办法》,从采购、投资、项目建设等方面精准编制资金预算,将全年资金需求分解到月、细化到项,确保花出的每一分钱都精准可控。他们制定《工程验收质量管理办法》,推行“清单化+责任制”管理模式,严控物资采购、施工招标、工程验收等环节,工程返工率降低至20%以下。(高远)
▲图为油房壕煤矿建设施工现场
油房壕煤矿牢固树立“今天的投资就是明天的成本”理念,坚持每周组织召开两次设计优化会,对矿建、土建、安装等“三大工程”施工设计方案进行持续优化和完善,确保每一个建设项目施工更科学、更合理、更节约。他们依法合规认真做好工程项目招标工作,合理确定项目控制价,严格将价格控制在初步设计概算限额以内,杜绝工程建设超概算现象。(李强)
▲图为博选公司维修工用管路下脚料制作法兰短接
博选公司牢固树立“全成本”控制理念,进一步精细成本业务预算,以提升效率与降低成本为核心目标,在各选煤厂生产领域展开全流程诊断分析,制定改善清单51项,明确责任人和期限,通过治理故障源,减少设备非计划性停机时间1225分钟,提高生产效率5.77%,节约成本4.19万元。(鲁家琪)
▲图为爱科公司开展修旧利废活动
爱科公司围绕工艺优化、质量与效率提高、经营管理等11类17方面内容,加强制作、维修等材料成本的精细化管理,运用提案改善方法,持续开展修旧利废。他们积极推行“能用尽用”策略,协调转运下属事业部间的闲置设备,实现设备资源共享,设备管理方面实现创效约150万元。(牟朝旭 杜福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