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公司名称

您的位置: 首页
新闻宣传
基层动态

聚焦重点 攻坚突破 | 正通煤业:以创新之帆助力企业高质量发展“乘风破浪”

作者:     发布日期: 2023年09月07日   来源: 西北矿业有限公司

近日,山东煤炭学会发布《关于表彰2023年度山东省煤炭工业科学技术奖获奖项目的决定》,正通煤业凭借在智能化矿井建设和防灾治灾领域的扎实技术实力和市场竞争优势,6项科技成果榜上有名,获奖数量位列60家企业74项获奖成果的首位。

图片

正通煤业牢牢把握企业创新驱动发展大方向,以建设“西北矿业示范性创新矿井”为奋斗目标,围绕“智能高效”和“科技治灾”两条创新主线,坚持“科技兴企、技术强企”工作导向,不断通过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加大科技研发力度、深度融合产学研用,为开拓矿井高质量发展新航程保驾护航。

“我们充分借助‘产学研’一体化平台,持续加大科技投入,寻求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以科技课题为‘基点’,突出科技成果最大产出。”该公司副总经理、总工程师侯涛介绍,他们坚持把项目推进作为科技创新工作的基础,着力打好“制度完善、招才引智”两张牌,在持之以恒完善创新制度,优化工作方法及工作流程的同时,高度重视创新人才培养集聚及创新成果产出,先后联合中国矿业大学、西安科技大学等多家科研院所围绕多灾害矿井高效发展关键技术难题展开技术攻关,走出了一条正通特色的科技治灾道路,企业发展动力得到充分激发,核心竞争力持续增强。

据了解,该公司此次获奖项目涵盖机电、掘进、冲击地压、防治水、物资管理、煤炭洗选等多个相关专业,为矿井安全高效、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强保障。

环境约束和技术短板既是制约条件,也是实现弯道超车的突破口,关键在于有效攻关、把握机遇。面对矿井特厚煤层、大埋深、巨厚强富水含水层、工作面涌水量大,工作面、顺槽以及盘区泄水巷极易出现煤泥淤积等问题,正通煤业集中力量组织开展“大涌水矿井工作面煤泥水综合治理的研究应用”,并顺利通过评审委员会审定公示,获评山东省煤炭工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

图片

“通过理论分析、数值模拟、工程类比等方法,我们对巨厚强富水含水层下特厚煤层开采工作面涌水量变化规律进行了深入分析,并揭示出不同涌水条件下煤泥混合物流态变化特征和淤积机理。”该公司副总经理栾兆彪说,他们在前期工作的有力支撑下,创新提出了大水易淤综放工作面综合预处理系统、多巷顺序交替综合化清淤技术以及煤泥水分级预处理工艺,在保证安全可靠、满足使用要求的前提下,实现技术可行、经济合理的目标。

据统计,该项目自2020年实施以来,共计创效约2064万元,目前已形成大涌水矿井煤泥水的综合治理成熟配套经验,为促进煤炭行业由劳动密集型向人才技术型转变、推动煤炭产业转型升级版进行了有益探索。

“如何用好、用活政策红利?政策红利怎么向发展红利转变?怎样更好地将政策创效与创新创效结合起来?”一直是正通煤业推动创新发展的“突破点”和“切入口”。

为切实把“政策红利”转化为矿井发展所需的“真金白银”,正通煤业将“政策创效”作为提升精益管理、推进节本降耗、提高经济效益的“金钥匙”,坚持思想导向、问题导向和发展导向,精细研析各类政策,倾力寻求创效突破点,确定牵头部门的同时,紧盯“什么政策能创效、如何保证创效落地、政策创效能创效多少”三个关键问题,分析、利用有效的政策红利,拟定创效目标,确定申报工作流程和跟进方式方法,全程跟踪、督办、盯靠资金批复进展,抓大不放小,确保政策红利落实落地,为公司实现降本增效,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筑牢保障。

图片

“今年以来,面对复杂严峻的经营管理形势,我们广泛依托煤矿安全改造、产品转型升级、科技创新研发、财务税费减免等项目推进需要,深入研析省发改委和财政部下发的文件要求,并组织申报跟进,让政策红利在矿井得到充分释放。”侯涛说。截至目前,该公司共计收到拨付资金94万元,享受税费减免881.95元,并有2722万元的项目资金已顺利通过相关部门批复,预计年底前可完成政策创效4612.04万元。

“下一步,我们将紧紧围绕矿井科技创新工作长期发展战略,以‘安全、高效、创新’为目标,以节支降耗为主线,以科技管理创新为抓手,大力推进科技创新工作,全面夯实经营管理基础,努力创建内外协同、开放互动的科技创新体系,把稳‘守正’之舵,高扬‘创新’之帆,为加速提升矿井经济运行质量,实现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该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王海宾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