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以来,西北矿业安全监察部认真落实山东能源集团安全生产决策部署,牢牢把握“融合提升”主题,遵循“横向到边、纵向到底、责任到人、不留死角”工作原则,按照“13566”安全生产工作思路和目标任务,创新安全生产监管方式,规范安全管理制度体系建设,全面实施安监系统标准化创建,深入推进全员素质提升活动,圆满完成安全技术综合评价,重大灾害治理达到预期效果,全面保证实现安全生产目标。
创新安全生产监管方式
山东能源集团实施区域化安全管理以来,面对企业融合和安全生产双重压力,安全监察部创新实施安全包保管理机制。“安全包保管理工作机制的核心是紧紧抓住‘分区管理、专业协同、重点督导’三大关键,通过加强安全监管力量、常态化实施专业人员驻守、强化重点工作督导,形成以‘分区管理+驻矿工作组+专业督察’为特点的直达式安全监管体系。”西北矿业安全监察部副部长董建军介绍。
该监管机制实施以来,改变了过去“公司职能部门-矿井专业科室-生产现场”的分级条块化监管模式,实现了专业部门单独或联合直插生产现场精准督察监管,西北矿业安全生产督查监察专业力量得到加强,管理层级减少,监管质效明显提升。
2022年以来,安全监察部根据安全监督检查计划,严格落实“一检查、一方案、一通报”的闭环管理方式,累计下井1281人次,检查问题5218条,C级隐患61个,一般三违11个,挂“红黄牌”6个。
规范安全管理制度体系建设
“落实安全管理制度建设,构建完善的安全管理体系,是推进安全标准化建设,构建安全基层、基础的根基,是实现安全生产和安全发展的关键。”安全监察部部长丁乃峰说。
西北矿业整合成立后,各单位的安全管理制度与安全监管体系建设等都不统一。面对繁杂严峻的安全监管形势,安全监察部发动全员迅速深入一线,调研比对各单位安全管理制度差异,形成“13566”安全生产工作思路和目标任务。
此外,安全监察部统筹推进两级安全管控体系建设,形成了两级安委会统管决策抓大局、全员全层级责任制明权定责抓执行、80余项安全生产基本制度具体化规则控流程、3大安全考核机制激励约束管结果的纵横到底安全管控体系。
全面实施安监系统标准化创建
安全监察部积极顺应安全形势新要求,以健全安监系统标准化机制为目标,从“六化”建设入手,全面推行基层安监人员现场写实检查,充分发挥专职安监队伍的“监督、检查、管理、服务”职能,推动“三个”转变,实现“三级”安全目标的新格局。
通过安监系统“六化”建设的实践应用,将安全管理的重心从过程管控为主转移到源头预防为主上来,从传统的监察方式转移到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综合监察上来,有力地推动了各单位从大处着眼、从小处着手、从源头开始抓安全,形成了抓顶层设计促安全、抓过程监管控安全、抓结果考核保安全、抓从严追责强安全、抓全面提质兴安全的“五抓”大安全局面。
截至4月份,各单位安监部门累计充实安监员66人、淘汰4人,自查三违、隐患比率完成既定考核目标。
全面推进全员素质提升
成功组织西北矿业首届全员素质提升技能竞赛,选拔24名优秀选手参加“技能兴鲁”职业技能大赛山东能源集团职业技能竞赛。
西北矿业首届技能大赛按照“集约、精益”的原则,结合山东能源集团规定的竞赛岗位工种,精选了采煤机司机、单轨吊司机、矿井维修电工(PLC控制)、两化融合管理和财务共享报账等13个工种,共计197名参赛选手进行技能竞赛。
在2022年年初牵头开展以“333”为主题的全员素质提升活动,整合形成了以“三个模块、三个层级、三个阶段”为主要内容的“333”全员素质提升推进模式。
按照“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以督导各单位全员安全培训、岗位练兵、技术比武等活动开展为主要抓手,组织各专业口负责人组成“帮扶小组”,挂靠包保各单位,进行考评指导,实时抽查各单位活动开展情况,确保做到全覆盖、真练兵、见实效。
扎实开展安全技术评价
积极组织对灾害突出、灾害治理难度大的矿井开展安全技术综合评价。始终把安全评价作为查大风险、治大灾害、防大事故的重要抓手,把握重点,严密组织,扎实推动安全评价质效提升。
针对各单位的现场实际困难,充分发挥专业技术优势,开展技术指导和专业帮扶,为基层单位提出了有效的建议和良策。2022年以来,他们牵头组织各专业组专家累计评价完成7对矿井,共查出现场、资料方面问题1075条,提出针对性建议101条,查出重大隐患6条,符合红牌问题33条、黄牌问题44条。在山东能源集团安全评价工作绩效评比排名通报中,西北矿业是唯一一个超过90分的单位,以94.1分位列第一名。
持续深化重大灾害项目化治理
新成立的西北矿业面对权属各单位地域跨度广、矿井多灾害叠加耦合、灾害程度高、治理难度大的管理现状。安全监察部聚焦问题导向,研究下发《关于推行重大灾害治理项目化管理的实施意见》。按照区域先行、分区治理、精准施策和专业协同、多灾同治的防治原则,集中各专业力量治大灾害、除大隐患,夯实安全根基。
一年来,安全监察部牢牢牵住重大灾害治理的“牛鼻子”,全面开展重大灾害治理项目化管理,统筹西北矿业和与权属矿井两级资源,集中攻关治理一批制约矿井安全生产的重大灾害。2022年度14项重大灾害治理项目,按期完成13项,达到预期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