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正通煤业综掘三队学习室,曹蒙琪正站在多功能投影仪旁,对照笔记本中汇总记录的一三五安全培训大纲对职工进行安全警示教育。这位刚参加工作一年多的小伙子,在毕业之后就听取父亲的建议,进入正通煤业从井下维修工做起,现主要负责区队职工的安全培训工作。95后的他,圆圆的脸上写满了朝气与干劲。
翻开曹蒙琪的笔记本,每一页都是密密麻麻的,其中不乏安全培训的相关工作和设备维修的经验方法。“记笔记这个习惯是跟我父亲学的,家里的书柜里塞满了他的笔记本。”提起父亲,曹蒙琪的眼睛里闪烁着几分自豪与敬佩。
父亲曹刚是该公司综掘三队的一名安全班长。40出头的他,与人交流过程中总是面带微笑,给人的第一印象就是平易近人、精明能干。1996年,曹刚通过招工进入原淄博矿务局成为了一名掘进工。他靠着勤学好问的个性、吃苦耐劳的干劲和艰苦奋斗的信念,在煤矿扎下了根,一干就是27年。2017年,为积极响应山东能源驻外开发政策要求,曹刚举家搬迁至陕西长武,进入正通煤业成为了一名安全班长。
“当他提出要去陕西工作时,我极力劝他,毕竟父母亲人、孩子学校都在山东,但他坚持要响应公司政策。”曹刚的妻子告诉记者。在正通煤业工作期间,曹刚凭借着多年积累的掘进经验和过硬的掘进技术,一举成为区队综掘机司机的主力。他充分利用空闲时间,认真总结掘进技术技巧和安全注意事项,并通过班前班后会、班组工作群等与职工进行分享交流,班组掘进效率和安全生产水平得到进一步提高,并连续二十多天获得公司“英雄餐”奖励,他个人也曾先后荣获公司“先进个人”、“劳动标兵”等荣誉称号。
在父亲的影响下,曹蒙琪不怕苦、不畏难,无论是井下设备维修还是职工安全培训,他始终保持着热情与干劲,每月出勤均在24天以上。“年轻人不能这山看着那山高,否则一事无成。”曹蒙琪将父亲的话牢记心间,每天跟着维修师傅边学边问,坚持学习不同设备的工作原理,回到家将每天处理的故障细节按照设备类型分类记录下来——锚杆机、风炮、皮带机……并反复揣摩,直到学懂弄通为止。
起初,井下工作的强度和环境让曹蒙琪非常不适应,时常一个班下来累得一句话都不想说。母亲看着心疼,可父亲却拍了拍曹蒙琪的肩头:“年轻人就得吃点苦,不能拈轻怕重,更不能把工作看成负累,多历练历练,这些都是你人生的资本。”
在父亲的鼓励下,曹蒙以更加严谨的态度对待每一处故障和隐患,确保设备正常运行。即使后来被调往地面岗位,他也不曾松懈。“减少安全生产事故,最好的办法就是预防。要从源头治起、从思想抓起、从短板补起,而做好职工安全培训就是事故预防的重要一环。”曹蒙琪对安全培训工作有着自己的见解。
同在煤矿工作的父子俩平时聊得最多的就是安全。“刚开始我每天都提醒他一切工作都要按规程、按标准进行,一丝一毫都不能麻痹大意;现在反倒是他每天在我耳边强调安全的重要性。”曹刚谈到这里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身为安全班长,班组安全生产的第一责任人,曹刚始终将职工的安全、健康放在首位。“井下作业中只要涉及到安全生产和工程质量标准方面的问题,曹班长就会变得格外严厉。”该班组职工苏明明说。面对职工巷道顶板支护不到位、风绳接头不牢靠等存在安全隐患的情况,曹刚总是严厉制止,并拿出铁面孔、铁手腕、铁心肠的“三铁精神”和铁制度、严执行、真较真、不糊弄的执行力,公心对责、严格整改。如若碰到不理解、有情绪的工友,曹刚便耐心解释、积极沟通,及时消除隔阂,保证职工队伍思想稳定。
家风沿袭代代传,接续奋斗久久长。企业高质量发展的脚步不曾停歇,父子俩的矿山奋斗故事还在继续书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