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上半年,黄陶勒盖煤炭公司材料费比预算节约2069万元,“两化融合”创效达6300余万元,缘何取得如此的骄人成绩?
黄陶勒盖煤炭公司结合自身实际,积极落实西北矿业“两化融合”工作各项部署,在建成和不断完善“两化融合”体系过程中,打破思想壁垒,改“建”为“要”新模式,为企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新动能。
“我们经过多次受力分析和实验,将水泥路面从20厘米减少到15厘米,通过这一举措,可节省材料费用160余万元。”黄陶勒盖巴彦高勒煤矿辅助运输中心主任陈宜惠说。
他们在相继开展清仓查库,修旧利废等一系列降本举措后,积极探索“质量过剩也是浪费”的降本新理念。该公司世林化工分公司热电车间通过“减少脱硫塔喷淋层数的使用”项目入手,从控制浆液的PH值和氯离子浓度寻找突破口,调控酸性环境,经过反复配比调试,最终PH值被控制到5.5~6.5之间,现在开2层喷淋就可以实现达标排放,预计每年可以节省110万元。与此同时,该分公司针对各车间药剂使用情况开展专项督查,药剂使用量化到班组,杜绝浪费,每年可以减少药剂投入约30余万元。
黄陶勒盖煤炭公司党委副书记、巴彦高勒煤矿矿长张浩表示,他们在作业系统调查分析的基础上,利用鱼骨图、精益工具等工具,以成本管控为目标,将现行作业方法的每一操作程序和每一动作进行分解改善,逐步取得了降本增效的成果。
“洗煤厂主厂房护栏正在进行更换,各岗位操作流程正在逐步完善……”在该公司巴彦高勒煤矿早会上,党群工作部部长杜国强汇报每日督查全域标准化推进情况。
为全面推行全域标准化作业,他们制定下发《巴彦高勒煤矿全域标准化建设实施方案(试行)》,形成了党委书记、矿长任组长的工作领导小组,成立采掘专业、机电专业、安监专业等10个标准化工作业务组。大到全部工种的作业流程,小到井下牌板悬挂,构建起了完善的创新工作组织架构体系。
“有了这张图,新手都能快速明白充填工作了。”看到综采二队绘制的充填作业流程图,张浩不禁夸赞。图中明确了从班前会到作业流程、充填流程等12个流程,支架工、移变司机、运输机司机、转载机司机、乳化液浓度、喷雾泵水位等各岗位操作规程和参数也是一应俱全。
与此同时,在该公司世林化工分公司中心化验室内,副主任王小佳正在给员工讲解煤质工业分析测定“查—预—采—注—称—测—算—填”八步法。他们先后完善12项作业流程,通过严格规范各项作业标准,员工作业效率提升了23%。
二季度以来,该公司机修厂转变思想,在承担公司指派维修任务的同时,区队班子成员还通过走出去的方式,调研全矿范围内设备设施的维修工作,主动承担一些加工制作。他们先后完成给煤机除锈、宣传牌板框架制作、垃圾箱外罩制作等20多个单项工程。
“要首先教会员工会算账,出去找单项工程,也要算明白是否‘划算’,既要多干活、又要会算账,这也是员工现在实现增收了的‘秘密法宝’。”机修厂党支部书记、厂长孙宾说。
在机修厂的加工区,有两个废料桶,每天下班后,员工会把每天切割用的废料整齐码放到桶中,加工零部件时,优先挑选废料桶中的材料。他们还组织5人成立废料组,每天到废料厂捡出来变形材料进行加工,废旧锚杆、钢板边角料已经成了制作五连钩、单轨吊移动小车最好的材料。机修厂员工人均增收1500余元。
“公司一直努力建设‘质量高低不一样、安全好差不一样’的市场化工资分配模式,倡树‘同岗不同酬’‘多劳多得’的工资分配新模式,激励员工自觉主动求精益提质量。”黄陶勒盖煤炭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总经理苏守玉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