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公司名称

您的位置: 首页
新闻宣传
基层动态

刘园子煤矿:从“心”到“行”守安全

作者: 郑旭斌 李靓   发布日期: 2025年10月05日

面对煤矿行业安全管理的严峻形势与生产运营的现实挑战,刘园子煤矿锚定思想、能力、应急三大核心,以矿级统筹为抓手推动系列务实举措落地,从管理层到作业面拧紧安全“螺丝扣”,为矿井发展筑牢屏障。

“看再多事故案例,目的不是警醒一时,而是要筑牢长久的安全意识。”该矿总工程师王旺旺常把这句话挂在嘴边。

该矿深刻认识到“关键少数”对全矿安全理念传导的重要作用,专门牵头组织覆盖班组长、技术骨干的安全专题授课。授课中,他们结合典型事故案例,剖析防灭火治理、通风系统维护等重点环节,将安全规程转化为“实操指南”,以此为切入点辐射全矿安全建设。自今年以来,已开展授课8场次,覆盖班组长、骨干及关键岗位职工60余人次。

“生产班组要重点关注通风设施状态,瓦检班组必须盯紧气体浓度变化……”每天清晨,该矿的班前会都成为名副其实的“安全练兵场”。

该矿以“学规程、查隐患、保安全”为主题,建立常态化班前培训机制,由工区值班管理人员结合岗位特性精准授课,梳理岗位风险点,演示隐患识别技巧,模拟设施损坏等场景讲解处置步骤。

与此同时,为进一步激发职工参与热情,他们发动职工开展隐患“随手拍”活动,今年以来,职工主动上报隐性问题65条,其中2条重大问题在萌芽状态被及时处置。

“自救器是职工的‘救命器’,哪怕一个小零件有问题都不行!”在该矿井下避难硐室,通防工区副区长杜忠伟与班组长陈超正蹲在地上,对每一台应急设备进行细致检查。

据悉,他们由安全监察部牵头,联合通防、机电等多部门组建专项检查组,每月开展1次拉网式排查,重点覆盖井下永久避难硐室、主通风机房及15个安全监测分站。工作人员按“外观查验—参数检测—实操测试”流程把关,今年累计排查整改问题85条,更换故障传感器6台,既保障装备“拉得出、用得上”,更强化了部门协同处置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