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公司名称

您的位置: 首页
新闻宣传
基层动态

黄陶勒盖煤炭公司:三大“新”引擎牵动班组自主管理行稳致远

作者: 李战鹏   发布日期: 2025年09月22日

“安全生产是企业发展的基石,而班组则是安全生产的第一道防线……”近日,在黄陶勒盖煤炭公司召开班组自主管理座谈会上,综采二区检修班班长王永琪发表感想。

今年以来,黄陶勒盖煤炭公司以“机制革新、人才育新、方法出新”为三大引擎,推动班组从被动执行向主动治理转型,作业流程优化覆盖率超过90%,员工创新提案同比增长约40%,成本浪费率下降约10%,创造直接经济效益超千万元,构建起权责清晰、活力充沛、效能凸显的基层管理生态,为企业转型升级注入了强劲动力。

机制革新破立并举

谈起班组长自主管理,有着25年工龄的该公司综掘一区生产班长晏文强感触颇深。据他介绍,过去掘进,是班前会区长怎么安排,他们怎么做,现在班组有了岗位调配权,就可以根据现场安全生产情况调配员工,实现科学组织生产。

打破传统管理壁垒、建立科学高效的机制,是激活班组自主管理的“先手棋”。他们紧扣上级安排部署和前期总结经验,在今年4月份形成了以深化“一个学习”、完善“一套体系”、严格“三个评选”、建强“三个文化”为内涵的“1133”夯基固本班组建设新模式,除了岗位调配权,还赋予班组安全管理权、考核分配权、评先树优推荐权等4项自主权。班组长们纷纷表示,以前遇事要层层请示,现在班组有了话语权和决策权,大家干事更有底气了。

此外,该公司着力打造“自主管理文化矩阵”,推行安全承诺书上墙、隐患随手拍活动,让员工成为安全管理主角;开展设备包机责任制,将设备维护责任细化到个人;建立班组自主管理案例库,汇聚各班组在风险管控、应急处置、创新创效中的典型做法,通过班前会分享、“金牌班组”评选等举措,营造“比学赶超”的浓厚氛围。

人才育新厚植沃土

该公司坚定技能人才战略储备,建成10个劳模(高技能人才)创新工作室,出台《“全员大培训、素质大提升”活动的实施方案》等制度9项,推行“新员工导师制+骨干人才进阶制”的培育模式,新入职员工实行“一人一导师”,由资深班长或技术骨干担任导师,签订《师徒培养协议》,通过“现场实操+理论考核+文化融入”三维培养,确保新员工6个月内具备独立上岗能力;对骨干人才,增设班组人才库,在上级培训时优先推荐,今年选派270余名骨干赴先进企业对标学习,推动经验型员工向技术型人才转型。

在培育个人能力的同时,该公司也更注重打造团队合力,例如在通防队监测班,他们将细心严谨的员工安排负责数据监测,善于沟通的员工负责安全宣贯,动手能力强的员工负责设备维护,形成“人人有事干、事事有人管”的协作模式。该公司各班组自发组织的安全经验分享会、员工互助活动达80余场,班组整体执行力和创新力不断提升。

“人才是班组自主管理的核心变量,我们将持续聚焦“育人才、强技能、促创新”发展路线,构建多层次人才培育体系,让班组成为员工成长成才的孵化器。”该公司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工会主席王建海说。

方法出新改革攻关

为不断提升班组员工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该公司积极鼓励一线员工投身小改小革和技术创新活动。综采一区检修班大胆创新,通过将原有的2路供液回路管路增加至3路,减少了回液阻力,液压支架的拉架速度提升了25%。同时,他们秉持“变废为宝”理念,通过对废旧设备进行细致拆解、专业修复和精心再组装,成功修复液压支架电磁阀、采煤机喷雾头等多个关键部件,累计节约成本80余万元。今年以来,他们班组累计实施创新项目13项。

窥一斑而见全豹。在该公司皮带工区运转一班,班长孟凡军带领班组成员积极开展“修旧利废”“小改小革”等活动,今年以来,共提出提案改善35条,工区审核通过26条,公司审核通过12条,自主修复矿矿用气动隔膜泵5台,节约材料费用5.27万元,未发生一起破皮伤及以上安全生产事故,安全班组称号已保持3000余天。

“激活班组这个企业最小的‘细胞’单元,就能释放出巨大能量。”该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总经理孟鑫表示,下一步,该公司将继续深化班组建设,重点推进数字化管理平台建设,完善创新成果转化机制,鼓励引导班组长打破传统思维定式,以方法创新破解管理、生产瓶颈问题,为企业提质增效注入新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