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月咱们工区的吨煤材料费又降了3%,但还有潜力可挖。老郑,你们检修班那个废旧截齿修复的法子,得给大家伙儿好好讲讲……”7月20日,在黄陶勒盖煤炭公司综采一区班前会上,区长刘华德指着数字大屏上的数据图表说。
今年以来,该公司坚持“省下的就是赚到的”理念,持续深化“两增三降四提升”活动,纵深落实“十项费用节支行动方案”,通过思想引领、精细管理和技术创新三管齐下,打出了一套漂亮的降本增效“组合拳”,吨煤成本较考核目标降低8.11%,“十项费用”减幅36.84%,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成绩单。
思想先行构建全员参与新格局
“知道为什么咱们要回收每根锚杆吗?”在副井口的“成本微课堂”上,该公司宣讲团成员刘飞举起一根弯曲的锚杆,“修复一根能省80元,全矿一年就是上百万!”这样的场景在该公司随处可见。该公司创新推行“线上+线下”双线推进模式,依托微信公众号“降本增效”专栏、井口电子屏、班前会“五分钟讲堂”等载体,将成本账精准落到每个岗位、每位员工。
(图为员工对废旧锚杆进行焊接修复)
走进该公司机电工区,机修班班长谢超的“百宝箱”格外醒目,箱子里整齐码放着各类回收的电气元件。“现在大伙儿都养成习惯了,看见能再利用的物件,谁都舍不得放过。”像谢超这样的“淘宝达人”,在公司里正越来越多。据了解,该公司开展的“金点子”征集活动已累计收到职工建议226条。其中,“皮带机尾清理浮煤装置应用”等38项创新建议成效显著,直接为企业创造经济效益超800万元
精益管控打通降本关键环节
走进公司物资供应中心的智能仓库,大屏幕上实时跳动着各采区物料消耗数据。“我们建立了‘日清日结’制度,每颗螺丝钉都要登记去向。”物资供应中心主任王昌钰介绍道。通过推行全面预算管理和内部市场化改革,该公司将成本指标分解到区队、班组直至个人,形成“千斤重担众人挑”的局面。
(图为机修厂员工统计库存物资)
在该公司综采二区,技术主管徐启一凡帆正在调试布置超前段运矸皮带。“经过此次优化,将皮带的硬连接改为软连接,彻底告别反复拆装小皮带,每班可以减少1小时的生产中断,每年可增产28万吨。”像这样的技术改造项目今年已实施21项。该公司还创新建立了“成本对标”机制,组织各工区车间相互“晒单子”“比数据”,营造出浓厚的比学赶超氛围。
创新驱动培育效益增长点
“咱们这个‘土发明’可解决大问题了!”在该公司机修厂维修车间,设备维修工靳启军自豪地展示着自制的皮带扣修复模具。像这样由职工自主完成的“五小”创新成果,今年已涌现出230多项。该公司还专门设立了创新基金,对创造效益的项目按比例奖励,最高个人获奖达5万元。
(图为员工对物资进行维修复用)
该公司通防工区的“大巷智能控制防尘系统”就是其中的佼佼者。这项由9名工人历时半年攻关的成果,使巷道喷雾装置可以远程自动化控制,每年可减少人工成本154万元,同时还获得了公司科技创新三等奖。该公司机电管理部副部长丘庆林说:“一线职工最了解生产痛点,他们的创新往往能四两拨千斤。”
“通过全方位诊断电费消耗各环节,精准推行避峰填谷、分时用电机制,节约用电109万度,节约电费164万元……”在该公司,经营分析会上,财务管理部的最新汇报揭示着降本增效的又一成果;这仅仅是公司降本增效全景图的一角。
吨煤材料费的点滴下降、“百宝箱”里的精打细算、“金点子”转化的真金白银,黄陶勒盖煤炭公司这套环环相扣、三管齐下的降本增效“组合拳”,不仅打出了一系列的亮眼成绩,更在全公司上下形成了“千斤重担众人挑、人人都是创效源”的生动局面。在这片蕴藏黑色黄金的草原上,一场全员参与的效益攻坚战正在持续深化,为企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
单位:黄陶勒盖煤炭公司
作者:赵紫旭 王森
电话:17547610353(微信同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