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公司名称

您的位置: 首页
新闻宣传
基层动态

黄陶勒盖煤炭公司:以督察“硬手段”锻造发展“强引擎”

作者: 王森 慕肖肖  王森  慕肖肖   发布日期: 2025年07月11日

7月3日,笔者走进黄陶勒盖煤炭公司督察办公室,墙上重点工作推进进度数据看板格外醒目。当日早间调度会上,督察办公室通报,综采一区33103采煤工作面智能化改造项目荣获"先锋示范"流动红旗。

数据看板与荣誉表彰的双重呈现,生动展现出该公司“督察-赋能-落实”三位一体管理机制,在核心攻坚任务全流程闭环管控中的显著成效。

今年以来,黄陶勒盖煤炭公司深入践行山东能源集团“严真细实快”工作作风,将督察督办作为破除执行梗阻的“手术刀”,通过分级分类督察、数字化积分考核、销号式闭环管理,实现重点工作完成率同比提升28%,推动企业迈上高质量发展新台阶。

机制创新筑牢督察根基

7月2日,在该公司生产会上,“两化融合”管理办公室副主任王琦的通报引发关注,33103工作面和中央变电所的标准化建设实现设备完好率95%、物资定置率98%。“突击检查时,连消防沙箱的锹柄朝向都按标线对齐”督察小队成员郭奇武翻开检查日志,上面贴着一张井下物资架定位照片—这是他们采取“四不两直”方式直插现场的常态。

该公司创新性构建了“1+3+N”大督察工作模式,督察办公室总协调,每日晨会下发任务清单;安全监察部专员背着检测仪深入采掘面;调度室大屏实时跳转井下监控画面;“两化融合”管理办公室则通过生产会红黄蓝三色预警图督导进度。一套“晨部署、日督导、晚通报”的“三时”工作法,让滞后项目无所遁形。

7月2日上午,在一次巷道积水整改现场,督察小队发现水泵安装未达设计标高,当即调阅施工图纸比对,连夜约谈责任人。今年以来,该公司已累计开展专项督察15次、突击督察5次,发现并通报各类问题112项,对23名管理人员进行了绩效考核,有效提升了企业安全生产管理水平。 

数字赋能创新考核机制

73日,在该公司生产会结束后,一份关于常态化应用自动装药机的《督办单》立即送达防冲管理部。这份标注着7月底必须完成的督办文件,正是该公司数字化考核机制高效运转的生动体现。

据笔者了解,该套管理体系,让每一项重点任务都能得到及时跟踪。任务清单明确目标,督办单推动落实,警示单强化问责,三个环节环环相扣。每周五下午,各部门都会收到一份详细的积分考核通报,上面清晰地记录着各项工作的完成情况和对应的积分变化。

“现在我们的工作更有方向性了。”该公司生产技术部部长郭胜帅说。他刚刚因为提前完成了开拓进尺任务,在季度积分排名中上升了三位,连带分专业副总工程师也获得了绩效加分。

这种将数字化手段与传统管理相结合的创新做法,让该公司的各项工作推进更加高效。截至五月底,该公司已累计下发各类督办文件10份,对12人次进行了奖惩,真正实现了“干好干坏不一样”的管理目标。

靶向施策强化执行效能

近日,53101充填工作面液压支架间,生产副总工程师郑茂慧俯身检测回液压力表。“1.5MPa,达标!”他在督察手册上打钩。三天前调度早会部署的“移架提速”任务,此刻正被逐项核验——这是“三单六定”管理的典型场景:年度28项核心任务分解为130个指标,每个节点明确主责人、协同方和完成时限。

郑茂慧的督察本记录着攻坚细节:针对33103超长工作面采煤工效提升项目,督察小队每两周带着井下实测数据复盘,最终推动移架速度提高17%,创下采煤机7m/min高速不丢架的新纪录。而在百米井上的督察办公室,张贴着最新战报:原煤灰分同比降4.92%,隐患总量减少25%,智能化工作面闪烁的绿点连成高效生产的脉络。

“督察督办机制是企业战略落地的重要抓手。我们将通过创新督察管理机制、数字赋能考核激励、靶向执行推进落实,强化责任传导、强化过程管控、强化结果运用,确保各项决策部署落地见效,为企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保障。”该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总经理孟鑫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