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公司名称

您的位置: 首页
新闻宣传
基层动态

黄陶勒盖煤炭公司:青年创效300万

作者:    赵紫旭   发布日期: 2025年06月20日

“一开始做这个项目我只是抱着试试的想法,没想到坚持下来后真的取得了收获……”6月19日,走进黄陶勒盖煤炭公司综采一区创新工作室,助理技术员王力琼欣喜地向笔者介绍。

黄陶勒盖煤炭公司青年职工用智慧和汗水,在黑色的煤海中描绘出充满生机的绿色图景,为煤矿行业如何依靠创新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交了一份亮眼的“青春答卷”。“青创先锋”平台的实践,不仅收获了可观的经济效益和技术突破,更探索出一条以青年创新驱动传统煤炭产业内涵式增长的有效路径。

“青创擂台”激发创新活力

“我们以‘擂台赛’形式打破专业壁垒,让青年跨领域组队碰撞创意火花……”据该公司人力资源部部长马斌介绍,他们建立了“提案征集-擂台PK-项目孵化”三级培育体系,由5名技术专家,37名专兼职创新管理员及劳模工匠组成导师团,从创新性、实用性、效益性三大维度对项目打分。

通防管理部青年员工钱冠雨团队凭借《通风降阻节能降耗》项目,不仅在该公司擂台赛中斩获金奖,更在现场应用后使得井下通风日耗电量同比下降7.8%,风井负压同比降低11.28%。

(技术员在用GIS作图)

该公司组建了8支青年突击队,瞄准生产流程优化、材料成本管控、能源消耗降低等关键领域,开展“金点子”征集与项目化攻关,通过‌“岗位微创新”“修旧利废擂台赛”“能耗对标竞赛”‌等形式,将降本理念转化为具体行动。今年以来,累计完成识别消除浪费176条,创效12.46万元。

“全链护航”力促成果落地

“青年创新不能止步于创新工作室,必须扎根生产现场创造价值,下一步,要加大青年创新成果转化力度,建立‘研发-试验-推广’全流程服务机制……”该公司巴彦高勒煤矿总工程师施现院在青年创新成果推进会上,对青年的成长满怀期待。

该公司建立“项目长”负责制,为每个重点项目配备资金、场地、政策支持。机电工区“95后”技术员边忠领衔实施的《优化压风系统运行方式减少能耗浪费》项目,经过8个月现场调试优化,降低电量2050千瓦时,年增效益超152万元。

(水务车间技术人员调节设备)

该公司全面打造的集科技攻关、成果转化推广、人才培养、资源共享于一体的“众创空间”,累计攻克“费工、费时、费料”等“三大创新”课题344项,创效6342万元,该公司也成功被内蒙古自治区重新认定为企业研究开发中心。

“青创力量”赋能“三化”攻坚

为加强企业发展硬实力,该公司开展“百名青年工程师”计划,先后与山东科技大学、河南理工大学等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对接,建立长期稳定的产学研战略合作关系,共同开展技术研发、应用创新和人才培养,推动青年人才在智慧矿山、绿色开采等领域挑大梁。凭借扎实的产学研成果,该公司荣获“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示范企业”荣誉称号。

从创新“小白”到项目带头人,该公司搭建的舞台让青春有了更多可能,更催化了青年智慧向产业价值的转化。推动青年创新成果融入传统产业升级体系,通过设立“两化融合”创新成果转化专项基金,在设备改造、工艺提升、资源化利用等领域打造示范工程,通风降阻、压风优化、矸石利用……这些青年主导的攻关项目,正是企业逐步走向精细化、智能化、绿色化的有力注脚。

(在创新工作室进行技术交流)

今年以来,该公司聚焦青年创新创效,搭建“青创先锋”平台,累计孵化青年技术攻关项目8项,申请发明专利1件、实用新型专利6件,授权实用新型专利4件,直接创效超300余万元。其中,6项成果在矿区推广应用,构建起“青年主导、平台赋能、价值反哺”工作机制,将青春智慧转化为驱动煤炭产业升级的强劲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