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须认清形势,强化成本管理,强化现场物料管理,扎实开展低值易耗品专项整治……”在正通煤业3月份经济运行分析会上,该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张金魁结合因当前煤炭市场影响,成本刚性上升与效益空间压缩的双重压力,要求严格按照上级要求,持续深化“两增三降四提升”活动,落实“八项降本增效硬措施”,以全要素管控、全过程挖潜、全员参与为路径,从压实责任到关键环节突破,全力激活企业降本增效动能。
追本溯源 拧紧责任链
面对严峻市场形势如何创效增收,只有探寻源头,才能挖出“活水”。正通煤业以成本管控为切入点,全面对矿井生产经营成本展开深入分析。他们通过对比近年来煤炭成本数据,进一步精确专项资金提取、折旧等固定成本占比情况,以材料费、维修费、电费等相对可控成本为抓手,提高全面预算刚性管理,最大限度降低吨煤生产成本。
(图为正通煤业设备管理人员对相关设备库存情况进行盘点)
“我们围绕如何降低吨煤成本确定专项课题,组织各专业部室开展分析,提高关键环节管理效能,将成本控制落到实处。”该公司副总经理杨贤波介绍。他们成立了由财务、经营管理、生产技术、机电等主要专业部室牵头的降低吨煤可控成本推进小组,以问题为导向,从课题确定、资料搜集、影响因素分析,明确了材料费、维修费、电费等占比最大的5方面要素,并通过鱼骨图梳理了近20余条影响因素,积极制定措施。
他们还围绕当前“五转五增五提升”开展要求,加大可控费用挖潜降本力度,持续开展“清仓利库”“修旧利废”“避峰填谷”等节支降耗活动,将可控费用用零基预算与增量预算相结合,精准压控成本,逐步由费用控制向利润总额控制转变。
靶向攻坚 抓牢关键点
降本增效不是“选择题”,而是“必答题”。他们成本管控各个关键环节,从材料管理、电费节约等日常工作着手,逐层逐级传递落实。
针对材料管理,根据2025年作业计划,按分管领导、专业部室、区队层层分解对材料预算管理进行优化,并结合月度生产任务完成情况,对区队的材料消耗及预算完成进行考核兑现。
(图为正通煤业职工对废旧物资进行加工回收复用)
“每月,我们组织对各单位材料计划、材料存储及现场管理等进行检查考核,并对库库存情况进行盘点掌握,分析原因,在月度材料计划提报时进行审核,保证在采购计划之前,提前消耗库存物资。”该公司经营管理部副部长韩通介绍。1~3月份专项检查问题44条,考核支出1.3万余元,审减材料计划节省材料费130多万元。他们还持续对风动、小电维修等材料回收复用进行横向交易和正向奖励,一季度,累计复用173台,减少新材料费用投入25万余元。
优化资金管理,加强资金创效能力。通过司库系统完成2025年度资金年预算编制及上报,严格落实资金收支两条线及资金归集制度,优先保障重点项目与日常运营资金需求。进一步完善融资渠道和合作机制,今年计划与银行谈判,以低息贷款置换现有贷款余额,降低整体融资成本。同时,通过增加票据融资实现货币资金时间价值创效,一季度可实现资金创效120余万元。
持续开展“避峰填谷”,降低用电成本。针对“峰谷段”电价不等情况,通过精细化用电管理,将主煤流、主矸流、洗煤厂和主副井提升等用电大户安排在“谷段”,把设备检修安排在“峰段”,有效降低用电使用成本,一季度节约电费100余万元。
此外,根据公司2025年度安全生产经营目标,他们还进一步分解完善公司关键绩效指标库体系,以解决生产经营实际问题为根本出发点,以效率、成本、质量等指标改进为具体目标,持续开展精益改善项目,一季度征集立项“TBM自主管理实现降本提效”“优化改善转载机结构与设计降低设备维修次数”等9项精益改善项目,预计可累计创效近千万元。
全员创效 汇聚动力源
“必须将市场压力转化为全员降本创效的动力,今年一上手,该公司将“省下的就是赚到的”理念植入全员意识。
他们组织经营口人员通过开展专题宣讲,以图表工具展示分析、成本指标分解等内容为职工讲解,破除成本管控是经营管理或财务等职能部门责任的思维定式,构建“人人都是成本管控员”的全员责任体系。
(图为正通煤业对采煤工作面超前架组等相关设备进行自主维修)
“日常工作中小到一根锚杆、洒落的煤块,大到现场系统安全运行、设备的维修维护,都和我们密切相关,我们也会和身边工友做好节本降耗习惯养成,从岗位点滴做起。”该公司五四采煤队技术员曹晓辉说。今年以来,他们针对工作面刮板长期使用磨损变短,通过对磨损刮板进行回收修复应用,每月可节约材料费5万多元。
针对生产中的废旧物资,该公司生产服务中心,制定了废旧物资分拣修复职责,目前分拣废旧物资回笼资金22万元。在今年3409工作面安装中,他还将井下回收的钢带、电缆钩、U型钢梁等进行修复打磨处理,在保证质量的同时,将500余件加工修复的材料部件应用在工作面安装中,预估可节省材料费30万元以上。
今年以来,该公司还搭建自主维修平台,针对采煤工作面支护单元、超前架组等设备损坏频率较高的问题,通过不断强化维修队伍素质,提升维修水平,实现自主维修,一季度维修采煤工作面各类设备200多件,节省维修费用130多万元。他们还维修复用运输皮带H架2900多个、托辊3000多个,节省费用40万元。
“‘降本增效’工作是助力企业发展的一项长期工作,既要我们算清眼前的‘成本账’,更要谋好长远的‘发展账’,我们将把节本降耗意识融入岗位、管控措施嵌入流程、创新实践成为习惯,强化‘低成本发展优势’,助力企业高质量发展。”张金魁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