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加工作15年来,他始终秉承着脚踏实地、用心做事、善于专研的工作态度,从一名大学生到部门负责人在技术带头人。他用实际行动诠释了“菜鸟”到“大神”的蜕变。他就是西北矿业科技创新管理人才、五举煤业生产技术部部长陈湘宁。
“以质量为本,把好工程质量关、保障工程进度、做好工程成本管理。”这是陈湘宁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他带领专业技术人员围绕施工现场实际,不断总结分析,反复研判论证,在科技优化设计方面总是能提出自己的独到见解,对矿井的长远接续计划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为完善科技创新保障体系,他根据技术管理体系运行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积极联系兄弟矿井进行对标,汲取优秀管理经验,并根据矿井发展的新要求,结合工作中遇到的新情况,修订了《技术管理体系及技术人员岗位责任制汇编》《规程措施管理制度》《科技创新管理办法》等制度16个,进一步明确了各岗位的职责,提升了其业务素质和技术管理能力,提高了规程措施编制和审批质量,优化了科技创新研发费用、专利申请和科技项目获奖奖励等方面的标准,为矿井安全生产提供了坚实的技术基础支撑。
“只为成功想办法,不为失败找理由”。面对“三软”大倾角煤层开采这一难题,他始终坚持“理论知识与生产实际相结合,用技术指导生产”的原则,盯靠在现场,采集相关数据,上井后又对照图纸进行分析,反复研究施工方案、施工工艺、施工工序,引进使用短壁注浆精准加固煤层的新思路。通过面前煤壁短壁注浆,实现了对软煤赋存区域定点及区域化加固,自项目实施以来,再无出现大规模片帮影响推进事件发生,有效保证了工作面的顺利推进。
创新永无止境。2024年,在他的带领下,五举煤业在西北矿业科技项目立项10项,科技项目验收1项,取得专利5项,科研费用3046.82万元,均超额完成年初制定的目标,为内涵式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更多的源头供给、科技支撑和成长空间。个人发明3项使用新型专利、1项行业标准、论文4篇。2024年11月,由他主导的《华亭矿区高应力三软巷道锚注止裂机理及分级协同控制技术研究》获中国煤炭工业协会科学技术奖二等奖、西北矿业第二届科技大会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成长与成熟只是青春的经历,面对企业的鞭策与鼓励,陈湘宁以优异的工作业绩诠释了当代大学生矢志煤矿练本领、攻坚克难重实践、勇挑重担显担当的壮志与豪情,他以煤为墨,泼绘出了绚丽的青春底色,用实际行动和精益求精不断为煤矿行业贡献应有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