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以来,地质测量部坚持安全第一、专业先行、综合治理的方针,积极推进地测防治水和压煤村庄搬迁等工作,为西北矿业安全生产和高质量跨越发展贡献了地测力量。
精准施策,攻克治水难关
“矿井防治水工作是西北矿业灾害防治的重点,辖区煤矿水文条件复杂,防治水工作难度大。我们针对各矿井不同水害类型,围绕顶板水、老空老窑水和地表水防治,一矿一策,一面一策,精准施策,不断探索研究治水难关,杜绝了水害事故。”地测防治水副总工程师兼地质测量部部长张同俊说。
为加强水害防治工作,地质测量部根据上级要求,组织编审辖区内9对生产矿井煤矿防治水“三区”管理报告,实施防治水“三区”管理。通过排查,将顶板水、底板水、老空水、构造水等水害类型分煤层精准划定了禁采区、缓采区、可采区,为水害治理提供了可靠依据,夯实了煤矿防治水“三区”管理基础。
组织全国水害防治知名专家,在咸阳市召开正通煤业注浆减水方案专家论证会,提出侧向帷幕注浆和采后封堵相结合的理念,精准施策,完成注浆88349吨,进一步封堵了顶板裂隙,矿井减水效果明显。在亭南煤业、巴彦高勒煤矿实施顶板探查疏放水工程,施工钻孔53个,完成进尺9945米,查明了顶板水文地质条件。
他们严格执行先探后掘的防治水原则,相关矿井施工钻孔900余个,完成进尺4.5万余米,疏放老空老窑水量830余万方,保障了矿井采掘安全;在双欣矿业、大恒煤业实施地表水害治理工程,动用土方18.1万方,投入资金825万元,消除了地表水威胁。
精益求精,打下坚实基础
“地测工作是个基础活,要一丝不苟,精益求精,一年来,我们统一了绘图软件和坐标系,注重水文补勘,认真开展隐蔽致灾因素普查,为地测和水文工作打下了坚实基础。”地质测量部副部长、一级技术专家徐新启说。
针对西北矿业整合后,各矿井绘图软件不统一、矿井坐标系未转换的情况,地质测量部将统一绘图软件和坐标系统列为年度重点工作,强力推进。到2022年底,全公司10对矿井统一了绘图软件和坐标系,建立了地测信息系统和数据库,进一步完善了地质灾害防治与测量安全生产标准化体系。
为进一步查清查明矿井地质及水文地质条件,为矿井设计和安全生产提供地质支持,地质测量部积极组织开展综合性补勘工程。巴彦高勒煤矿3115盘区实现多台钻机进场施工,提前1个月完成了地面补勘工程;邵寨煤业四盘区综合补勘工程,施工顺利推进;五举煤业编制完成首采区三维地震勘探成果报告,进入首采区水文补勘阶段;正通煤业完成一盘区东翼三维地震、三盘区西南部二维地震勘探项目成果报告编制,查明了煤层赋存条件。
隐蔽致灾因素普查治理是保证煤矿安全生产的重点,也是地质测量专业的重点工作。地质测量部以定期普查与常态化普查相结合的方式,针对“水文地质致灾因素、瓦斯地质因素、火灾因素、冲击地压因素以及其它致灾因素”5类18项因素,积极组织开展隐蔽致灾因素普查工作,共排查致灾因素51项。
注重掌握现场第一手地质资料,为井下采掘生产提供技术支持。各矿井细化地质素描、“地质”三书和地质预报等基础工作,全年完成井下地质素描56000余米,提交“地质”三书112份,地质预报182份。针对五举煤业煤层赋存不稳定的现状,突出煤层探查,施工煤层探查孔31个/2555米,取芯2480米,为下一步采掘生产提供了技术支持。正通煤业高质量完成西区进风井联络巷15800米贯通测量,采用西风井与井田控制网联测、四等水准测量、陀螺定向和联系测量等手段,保证了贯通精度和生产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