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厅满意度调查较上月提升了12.3%,其中饭菜口味、花色种类等评分明显提升……”10月31日,在黄陶勒盖煤炭公司巴彦高勒煤矿早会上,后勤保障中心主任司志玉汇报10月份员工餐厅满意度调查结果。
今年以来,该公司围绕提升服务质量,致力于给全体员工提供舒适的居住、饮食和生活环境。员工餐厅满意度上升就是工作成效的一个缩影。
铺纸 厚植生态“家底”
随着内蒙古自治区气温逐渐降低,该公司组织人员按照包区清理花草枯枝。他们推行绿化责任区包区巡查管理措施,重新划分责任区域34个,更新、增设花草标识牌147个,明确绿化带修剪、养护及冬灌工作。同时,他们补栽办公楼两侧、工业广场、圆形花坛等地绿植。目前,该公司拥有绿化面积456亩,绿化率超过95%。
为给员工提供干净整洁、舒适文明的生活环境,该公司在宿舍楼、办公楼、员工食堂等地前设置分类垃圾桶,规范生活垃圾分类。同时,他们在后勤管理人员中推行走动式巡查管理,聚焦现场环境卫生、隐患排查、员工诉求等问题,制定了管理方案和每日问题清单。目前,该公司已解决各类问题270多件,促进了后勤工作稳步提升。
“我们将充分发挥走动式巡查管理小组、标准化考核小组职能,定期开展环境评测、服务态度等自查工作,确保制度落实到位、责任落实到位。”司志玉说。
研墨 淬炼后勤保障
随着近期驻地疫情防控态势严峻的实际,该公司持续在保障员工正常工作生活环境上发力。他们全力抓好防疫物资储备和疫情防控工作,规划备用采购渠道,提前打通了新的采购路线,储备好各类生活物资,确保在疫情紧急情况下菜品新鲜,员工能够吃得健康、吃得安全。
不仅如此,该公司采取“非必要不外出”的方式,提前谋划好返岗员工休假期间行程信息审查工作。他们选定10间宿舍作为专用医学隔离间,安装电子门磁,实现隔离人员远程管控。同时,他们与隔离人员本人及其区队书记、队长或部门负责人签订疫情承诺书,购买抗原检测试剂,便于隔离人员检测使用。此外,他们针对“两堂一舍”、办公楼、垃圾桶、废弃口罩专用收集桶等场所、用具,指派专人每日两次进行管理消毒,确保环境安全。
“我们积极与驻地政府对接,在公司申请设立核酸检测点,极大程度方便了员工休假出行,已服务员工超过2万人次。”该公司后勤保障中心党支部书记王振说。他们定期对防疫物资的品种、数量、存储环境、有效期进行细致检查,及时摸清底数,筑牢疫情防控屏障。今年以来,该公司累计使用消毒液1170余瓶,发放防护服3200余件、口罩14万余个。
挥毫 走笔民生画卷
笔者进入该公司打造的1号标准化宿舍楼,发现这里每个房间几乎都长一个样。“今年我们按照6s标准,在宿舍门口登记住宿人员信息牌,对室内所有物品定点、定位管理,引导员工在潜移默化间养成良好习惯。”王振的一番话,解答了笔者的疑惑。
他们在每个宿舍楼安排一间楼长办公室,实行“宿舍楼包保责任制”,分栋管理,便于及时收听、落实员工宿舍维修等方面诉求。今年以来,该公司累计解决各类问题超过3000件。
不仅如此,在该公司食堂,新引进了1家当地特色小吃窗口,排队尝鲜的员工往来不断。他们积极邀请外部餐饮进驻公司,丰富食堂菜品种类,既保证了员工吃到成本价饭菜,又增加了菜品花色种类,形成良性的内部竞争模式,给员工提供更多就餐选择。
“我们不仅在吃住上求创新,在浴室设施管理上也不能落后。”据王振介绍,该公司安排工作人员全天24小时做好设施治理和水温调节,保证浴室内窗明几净、物见本色,上井员工可以时刻都能洗上热水澡。同时,该公司在联合体旁新建一处浴室,添置了带有通风防潮、火灾报警、重量检测等多项功能的智能吊篮系统。目前,该公司已经规划好了洗衣房、更衣室等区域布局,预计年底前投入使用。
“着力提高员工幸福感、满意度,是我们一直追求的目标,全心全意做好服务工作,营造‘一家人、一盘棋、一条心’的浓厚氛围,给全体员工提供舒适的居住环境、饮食环境和生活环境,为公司高质量发展贡献坚实的后勤保障力量。”黄陶勒盖煤炭公司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工会主席乐民说。